《贺新郎 马》
时间: 2025-01-27 04:02:39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贺新郎 马
作者:杨圻 〔清代〕
共尔人间世,莽萧萧眼前空阔,悠悠天地。所向无人清愁满,未必相逢容易。算多少英雄老死,弹到琵琶边月暗,有孤鸿闲傍雕鞍起。浩荡事,凄凉思。河山一寸千行泪,猛回头玉关秋劲,金门春丽。踯躅生云幽燕远,谁把离愁远寄。叹此恨古今一例。黄竹歌残双成老,剩空窗风冷生瑶水。休怨抑,但牢记。
白话文翻译
在这人间的世界中,眼前一片莽莽苍苍,天空和大地显得如此空旷。所到之处没有清晰的愁绪,似乎相逢并不容易。究竟有多少英雄都已老死,弹奏琵琶时月光暗淡,孤独的鸿雁在雕鞍旁起飞。浩荡的事情令人感到凄凉,河山的一寸间流下千行泪水。猛然回头,见玉关的秋景如此凛冽,金门的春色却又是如此美丽。徘徊在云端,幽幽的燕子飞得很远,谁又能把离愁寄托于远方?叹息这份恨从古至今都是一样的。黄竹之歌已经残破,双双成老,剩下的只有空窗和瑶水中的冷风。不要怨恨,但请牢记。
注释
- 莽萧萧:形容景色荒凉或气氛冷清。
- 清愁:清晰的愁苦。
- 琵琶:一种古老的弦乐器,象征着音乐与情感。
- 孤鸿:孤独的鸿雁,常用于比喻孤独的心情。
- 玉关:古代边关的象征,这里指代边疆的忧伤。
- 金门:指代繁华与美丽的地方。
- 黄竹歌残:黄竹之歌是古代乐曲,这里意指美好事物的消逝。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杨圻,清代诗人,其作品多反映人生的无常和对历史的思考,诗风婉约而富有哲理。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与个人命运交织之际,诗人通过对时光与历史的感慨,表达了对英雄的惋惜与对人生无常的思考。
诗歌鉴赏
《贺新郎 马》是一首充满历史感与个人情感交织的作品。诗人在描绘人间世态的同时,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展现出一种苍凉的美感。开篇便以“莽萧萧”描绘出一种空旷而冷清的意境,似乎在诉说着历史的沧桑与人物的孤独。接着,诗人通过对英雄老去的反思,传达出对往昔的深切怀念。
在表达离愁时,诗人巧妙地运用“孤鸿”意象,表现出一种无依无靠的心境。诗中的“河山一寸千行泪”,深刻地体现了对国家与民族的忧虑,增强了诗的情感厚度。后半部分的“黄竹歌残双成老”,则是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现实的无奈,令人感到深深的惆怅。
整首诗在情感上由悲转思,既有对过去的怀念,也有对未来的思考,展现出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深刻理解与人生哲学的探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共尔人间世”:表达人与人之间的共同处境,暗示人间的无常。
- “莽萧萧眼前空阔,悠悠天地”:描绘出一种空旷、荒凉的感觉,营造出孤独的氛围。
- “所向无人清愁满,未必相逢容易”:表达人们似乎都在承受愁苦,而相遇并不容易。
- “算多少英雄老死”:感慨历史上多少英雄在无情岁月中消逝。
- “弹到琵琶边月暗”:音乐与情感的结合,表达人生的无奈与孤独。
- “浩荡事,凄凉思”:对历史浩荡的事情的深思熟虑,表现出内心的凄凉。
- “河山一寸千行泪”:以河山来比喻国家的命运,流下的泪水象征着对故国的忧伤。
- “猛回头玉关秋劲,金门春丽”:对比两种景象,展现出时光的变迁与美好时光的流逝。
- “踯躅生云幽燕远”:徘徊在云端,象征着对远方的向往与无奈的离愁。
- “叹此恨古今一例”:对离愁恨的感慨,古今皆然。
- “黄竹歌残双成老”:描绘美好乐曲已逝,双双成老的无奈。
- “剩空窗风冷生瑶水”:空寂的窗户与瑶水的冷风,象征着孤独与失落。
- “休怨抑,但牢记”:最后叮嘱自己不要怨恨,但要铭记过往。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河山”比作泪水,表达对故国的忧伤。
- 对仗:如“金门春丽,玉关秋劲”,形成鲜明对比,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将自然景物赋予情感,增添了诗的情感深度。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深刻感慨、对英雄的惋惜以及对人生无常的哲理思考,情感复杂而深沉。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莽萧萧:象征荒凉与孤独。
- 孤鸿:孤独的象征,表达内心的寂寞。
- 河山:代表国家与历史,承载着诗人的情感。
- 黄竹歌:象征美好的往昔与失落的记忆。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莽萧萧”是用来形容什么的?
- A. 美好景象
- B. 荒凉景象
- C. 和谐气氛
答案:B
-
“河山一寸千行泪”意指什么?
- A. 对故国的感情
- B. 对朋友的思念
- C. 对爱情的怀念
答案:A
-
诗中提到的“孤鸿”象征什么?
- A. 美丽
- B. 孤独
- C. 努力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杜甫):同样表达了对人生的感慨。
- 《月下独酌》(李白):描绘孤独与情感的交织。
诗词对比:
- 《离骚》(屈原)与《贺新郎 马》都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与对离愁的感慨,但《离骚》更多涉及个人的理想与抱负,而《贺新郎 马》则更关注历史的无常与英雄的遗憾。
参考资料
- 书目:
- 《清代诗人研究》
- 《古典诗词鉴赏》
- 《中国古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