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乡子》

时间: 2025-01-11 16:51:20

昨夜雨新收。

晓来庭户绿阴稠。

燕子不归帘半卷,回头。

单衣罢试冷香篝。

独自上危楼。

风卷杨花乱滚愁。

借问东君何处也,凝眸。

落红争逐水东流。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昨夜雨新收。晓来庭户绿阴稠。
燕子不归帘半卷,回头。
单衣罢试冷香篝。
独自上危楼。
风卷杨花乱滚愁。
借问东君何处也,凝眸。
落红争逐水东流。

白话文翻译:

昨夜的雨刚刚收敛,今晨来到庭院,绿荫浓密。
燕子还没有归来,帘子半卷着,回头看去。
轻薄的单衣试着挡住凉意,点燃了香篝。
我独自一人登上高楼。
风把杨花卷起,随意地滚动,心中满是愁苦。
我借问东风在哪里,凝视着远方。
落花正在争相追逐着东流的溪水。

注释:

  • 逐句解释:
    • 昨夜雨新收:昨晚的雨刚刚停止。
    • 晓来庭户绿阴稠:清晨来临,庭院中的绿荫更加浓密。
    • 燕子不归帘半卷:燕子未归,窗帘只卷起一半。
    • 单衣罢试冷香篝:穿上单薄的衣服,试着点燃香篝,抵御凉意。
    • 独自上危楼:独自一人登上高楼。
    • 风卷杨花乱滚愁:风把杨花卷起,心中满是愁苦。
    • 借问东君何处也:向东风询问它在哪里。
    • 凝眸:凝视远方。
    • 落红争逐水东流:落花在水中争相向东流去。

典故解析:

  • 东君:在古代诗词中,东风常被拟人化为春天的使者,象征着春暖花开。
  • 落红:象征着逝去的青春与美好,寓意生命的无常。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盛颙,明代诗人,生活在明中期,诗风清新脱俗,常描写自然景色与人情世态。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春季,表现了诗人在经历春雨后的孤独与愁苦,同时也对春天的思考与感慨。

诗歌鉴赏:

《南乡子》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深切感受。首句“昨夜雨新收”以细节引入,点出春雨过后的清新气息。而“晓来庭户绿阴稠”则展现了春天万物复苏的生机,绿阴的浓密让人感受到生命的蓬勃。然而,伴随春天的美好,诗人却感到一丝孤独与愁苦,“燕子不归帘半卷”隐喻着燕子的离去与思念,构建了一个娴静而又略显忧伤的氛围。

诗中的“独自上危楼”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风卷杨花乱滚愁”更是将愁苦的情感具体化,杨花在风中飞舞,象征着生命的无常与逝去。最后,“借问东君何处也,凝眸”向东风的询问,象征着对春天希望的渴望,也反映了诗人对未来的期待与不安。“落红争逐水东流”则是对生命流逝的感慨,落花随水东流,正如青春与美好一去不复返。

整首诗以春雨、燕子、杨花等意象,交织出一幅既美丽又伤感的春日图景,深刻地表达了人在春天时的感怀与思考,体现了盛颙对生活的细腻观察与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昨夜雨新收:诗的开篇,营造了清新的气氛。
  2. 晓来庭户绿阴稠:描绘春天的生机,绿荫浓密让人心生舒适。
  3. 燕子不归帘半卷:传达思念,燕子的归来象征着春天的完整。
  4. 单衣罢试冷香篝:单衣与香篝,表现了诗人抵御春寒的无奈。
  5. 独自上危楼:孤独感开始显露,强调了内心的孤寂。
  6. 风卷杨花乱滚愁:风中飞舞的杨花象征着愁苦,情感更加浓烈。
  7. 借问东君何处也:向春天的使者询问,表现出对春天的渴望。
  8. 凝眸:诗人期待着未来的希望。
  9. 落红争逐水东流:对生命流逝的感慨,落花随水,象征无常。

修辞手法:

  • 比喻:东君比喻春风,以拟人化的方式表达对春天的期盼。
  • 对仗:如“独自上危楼”和“风卷杨花”,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 意象:通过“雨”、“燕子”、“杨花”等意象,营造春日的氛围与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春天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生命流逝的感慨,探讨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以及对未来的期待。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着洗净与新生,带来希望。
  • 燕子:代表着春天的到来与温暖。
  • 杨花:象征着生命的无常与变化。
  • 落红:与逝去的青春相连,表达对往昔的怀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东君”指的是什么?

    • A. 春风
    • B. 夏雨
    • C. 秋月
    • D. 冬雪
  2. 填空题:诗中“昨夜雨新收”描绘的是( )的气氛。

  3. 判断题:诗人通过“风卷杨花”表达了对生命流逝的感慨。(对/错)

答案:

  1. A
  2. 清新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庐山谣》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 李白与盛颙的春天描写
    • 李白的诗往往更为奔放,而盛颙的诗则细腻、沉静。
    • 两者都表现了对春天的热爱,但情感基调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明代文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