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乡子二阕 其一 四川道中作》
时间: 2025-01-26 05:08:55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蜀道古来难。数日驱驰兴已阑。
石栈天梯三百尺,危栏。
应被傍人画里看。两握不曾乾。
俯瞰飞流过石滩。到晚才知身是我,平安。
孤馆青灯夜更寒。
白话文翻译:
蜀道自古以来就非常艰难。我已经赶路数日,兴致已然减退。
那三百尺高的石栈道如天梯般险峻,栏杆也极为危险。
或许旁人会觉得这如同画中景象,我的手却没有干燥,仍然湿润。
俯视那飞流而过的溪水,直到傍晚我才明白,自己竟然还是平安无事。
孤独的旅馆中,青灯下的夜更显得寒冷。
注释:
- 蜀道:指四川的山路,古时难行。
- 驱驰:形容奔波赶路。
- 石栈:用石头修建的栈道。
- 危栏:危险的栏杆。
- 两握不曾乾:形容手掌没有干燥,暗示行程艰辛。
- 飞流:急流,形容水流的急促。
- 孤馆:孤独的客栈。
典故解析:
"蜀道难"是古代诗人们常提到的主题,源于蜀地地势险峻、道路艰难的真实情况。在中国文学史上,蜀道常常被用来表现旅行的不易和人生的艰难。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曹伯启,元代诗人,生平不详,以其描绘自然与人生的诗作而著称。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旅途中,表达了对蜀道艰难行程的感受与思考,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环境与人们的生活状态。
诗歌鉴赏:
《南乡子二阕 其一 四川道中作》是一首描绘蜀道艰难与旅途孤独的词作。诗人以简练的语言,生动地展现了蜀道的险峻以及旅途的艰辛。开篇即点明蜀道的困难,接着通过数日的赶路,表现出旅途的疲惫与兴致的减退。石栈道的描绘,不仅展示了自然的险峻,也暗示了人生旅途的不易。
“应被傍人画里看”一句,富有哲理,表达了人们对艰难旅程的感悟,仿佛这幅画面虽美,却是他人眼中的风景,旅者却身陷其中,心中难免愁苦。最后两句“孤馆青灯夜更寒”,则是对旅途孤独感的深切描绘,青灯之下,夜色愈加寒冷,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
整首词感情真挚,情景交融,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旅途的深刻思考,令人感同身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蜀道古来难:直接引入主题,强调蜀道的艰难。
- 数日驱驰兴已阑:形象描绘了长途跋涉,旅途的兴致在逐渐消退。
- 石栈天梯三百尺,危栏:具体描绘石栈道的险峻,增强了视觉冲击。
- 应被傍人画里看:引发对比,实际的艰难与旁人眼中的美好形成反差。
- 两握不曾乾:通过手的状态反映旅途的艰辛。
- 俯瞰飞流过石滩:描绘了旅途中的自然景象。
- 到晚才知身是我,平安:反思旅途的平安,体现了生存的珍贵。
- 孤馆青灯夜更寒:结尾以孤独的夜晚收束,增强了情感的深度。
修辞手法:
- 对比:旅者的艰难与旁人眼中的美景形成鲜明对比。
- 拟人:将蜀道的艰难赋予情感,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
主题思想:整首诗主题围绕蜀道的艰难、旅途的孤独以及对生命的反思,体现了诗人对人生旅程的深刻理解与感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蜀道:象征艰难的旅程。
- 石栈:代表自然的险峻与人类的无奈。
- 青灯:象征孤独与思考的时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蜀道”是指哪里的道路?
- A. 四川
- B. 广东
- C. 北京
- D. 云南
-
诗中“数日驱驰兴已阑”中的“兴”指的是什么?
- A. 兴奋
- B. 兴致
- C. 兴业
- D. 兴旺
-
诗的最后一句“孤馆青灯夜更寒”的含义是什么?
- A. 旅途的温暖
- B. 对未来的希望
- C. 旅途的孤独与寒冷
- D. 美好的回忆
答案:
- A
- B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蜀道难》
- 王之涣《登鹳雀楼》
诗词对比: 曹伯启与李白的《蜀道难》在主题上都强调了蜀道的艰难,但风格上有所不同。李白的诗更加豪放,情感激昂,而曹伯启则更显细腻与沉思,反映出更深的内心感受。
参考资料:
- 《元代诗词选》
- 《中国古典诗词研究》
- 《诗词鉴赏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