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送赵秋谷宫坊罢官归益都 其三 查慎行 〔清代〕 君别蓬山作谪星,我从雾谷拟潜形。 风波人海知多少,聚散何关两叶萍。
白话文翻译: 你离开仙山如同被贬的星辰,我则打算在雾谷中隐匿身形。 人世间有多少风波与变幻,我们的聚散如同两片浮萍,无关紧要。
注释:
- 蓬山:指仙山,比喻高洁之地。
- 谪星:被贬谪的星辰,比喻被贬官的人。
- 雾谷:指隐居之地,比喻隐逸的生活。
- 两叶萍:比喻两个人的关系如同浮萍,随波逐流,聚散无常。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查慎行(1650-1727),清代诗人,字夏重,号悔余,晚号初白,浙江海宁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写山水田园,也有反映社会现实的作品。这首诗是查慎行送别友人赵秋谷的作品,赵秋谷因罢官归乡,查慎行以此诗表达对友人的同情与对世事无常的感慨。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清代,当时社会动荡,官场风波不断。赵秋谷因罢官归乡,查慎行以此诗表达对友人的同情与对世事无常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友人遭遇的同情和对世事无常的感慨。首句以“蓬山”和“谪星”作比,形象地描绘了友人从高洁之地被贬的境遇。次句以“雾谷”和“潜形”自比,表达了诗人打算隐逸的意愿。后两句以“风波人海”和“两叶萍”作比,深刻地揭示了人世间的变幻无常和人际关系的脆弱。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送别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首句“君别蓬山作谪星”,通过“蓬山”和“谪星”的比喻,形象地描绘了友人从高洁之地被贬的境遇,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同情。
- 次句“我从雾谷拟潜形”,以“雾谷”和“潜形”自比,表达了诗人打算隐逸的意愿,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现实的不满和逃避。
- 后两句“风波人海知多少,聚散何关两叶萍”,通过“风波人海”和“两叶萍”的比喻,深刻地揭示了人世间的变幻无常和人际关系的脆弱,表达了诗人对世事无常的感慨。
修辞手法:
- 比喻:诗中多次使用比喻,如“蓬山”比喻高洁之地,“谪星”比喻被贬官的人,“雾谷”比喻隐居之地,“两叶萍”比喻人际关系的脆弱。
- 对比:通过友人和诗人的对比,突出了友人的遭遇和诗人的隐逸意愿。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思想是对世事无常的感慨和对友人遭遇的同情。诗人通过比喻和对比的手法,深刻地揭示了人世间的变幻无常和人际关系的脆弱,表达了对友人的同情和对现实的不满。
意象分析:
- 蓬山:高洁之地的象征,比喻友人原本的地位。
- 谪星:被贬谪的星辰,比喻友人被贬官的遭遇。
- 雾谷:隐居之地的象征,比喻诗人打算隐逸的生活。
- 两叶萍:人际关系的象征,比喻聚散无常。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的“蓬山”比喻什么? A. 仙山 B. 隐居之地 C. 高洁之地 D. 贬谪之地
- 诗中的“谪星”比喻什么? A. 被贬官的人 B. 隐居的人 C. 高洁的人 D. 贬谪之地
- 诗中的“雾谷”比喻什么? A. 仙山 B. 隐居之地 C. 高洁之地 D. 贬谪之地
- 诗中的“两叶萍”比喻什么? A. 人际关系的脆弱 B. 高洁之地 C. 隐居之地 D. 贬谪之地
答案:1. C 2. A 3. B 4.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送友人》: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送别和对世事无常的感慨。
- 王维《送别》: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依依不舍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诗词对比:
- 李白《送友人》与查慎行《送赵秋谷宫坊罢官归益都 其三》:两首诗都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送别之情,但李白的《送友人》更多地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而查慎行的诗则更多地表达了对世事无常的感慨。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查慎行诗集》:收录了查慎行的全部诗作,是研究查慎行诗歌的重要资料。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辞典》:收录了大量古代诗歌的鉴赏文章,是研究古代诗歌的重要参考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