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章东湖宋谦甫黄存之酌别》
时间: 2025-02-04 17:28:19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湖边长访昔年游,生怕清波照白头。
杨柳萧疏多困雨,芰荷憔悴早惊秋。
无功及物谈何益,有酒开怀醉即休。
江上买舟犹未定,明朝尚可为君留。
白话文翻译
在湖边我常常回忆往年游玩的时光,生怕清澈的湖水映照出我的白发。
杨柳稀疏,常常被雨水所困扰,芰荷早已憔悴,惊觉秋天的来临。
谈论无益之事有什么意义呢?有酒在手,痛快地喝醉就是了。
我在江上买船的事情还没有决定,明天还可以为你多留一会儿。
注释
- 昔年:往年的时候。
- 生怕:害怕,恐怕。
- 清波:清澈的湖水。
- 照白头:映照出白发。
- 萧疏:稀疏,稀少。
- 困雨:被雨困扰。
- 憔悴:疲惫、衰弱。
- 无功及物:没有实质性的贡献。
- 开怀:痛快、畅快。
- 醉即休:喝醉了就不再理会。
- 尚可:仍然可以。
- 为君留:为你留下。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戴复古(约996年-1034年),字景纯,号复古,宋代诗人,曾任官职,因其诗歌风格清新自然而受到喜爱。他的作品常常流露出对人生的感悟和对自然的热爱,体现了当时士人的情怀。
创作背景
《豫章东湖宋谦甫黄存之酌别》创作于朋友离别之际,诗人通过描写东湖的景色以及自身的感受,表达对友人的留恋与不舍。这一时期,诗人可能正面临人生的转折,感慨时光的流逝与友谊的珍贵。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湖边长访昔年游”开篇,立刻引入了诗人对往昔的回忆,情感深厚。诗中“生怕清波照白头”一句,表现了诗人对岁月流逝的惧怕,白发的隐喻不仅仅是年龄的体现,更象征着人生的无常与短暂。接下来的“杨柳萧疏多困雨”,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渲染出一种萧条的氛围,进一步加深了离别的愁苦感。
诗的中间部分提到“无功及物谈何益”,反映了诗人对世俗争名逐利之事的淡漠,而“有酒开怀醉即休”则是对生活的一种无奈与释然,寄情于酒,寻求暂时的解脱。最后“江上买舟犹未定,明朝尚可为君留”则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挣扎与希望,尽管未能决定去留,但仍愿为了友人停留。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与内心情感的结合,展现了友谊的珍贵与人生的哲理。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湖边长访昔年游:在湖边我常常回忆往年的游玩。
- 生怕清波照白头:我害怕湖水映照出我的白发,象征对岁月流逝的恐惧。
- 杨柳萧疏多困雨:杨柳稀疏,常常被雨水所困扰,表现萧条的景象。
- 芰荷憔悴早惊秋:芰荷早已憔悴,感受到秋天的来临。
- 无功及物谈何益:谈论无益之事有何意义,表现对世俗的淡漠。
- 有酒开怀醉即休:有酒在手,痛快地喝醉就是了,寻求解脱。
- 江上买舟犹未定:我在江上买船的事情还没有决定,暗示内心的犹豫。
- 明朝尚可为君留:明天还可以为你多留一会儿,表达了对友人的留恋。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岁月的流逝比作白发,生动形象。
- 拟人:杨柳被雨困扰,赋予其情感,使景物生动。
- 对仗:全诗在结构上对称,增强了语言的美感。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与内心感受的结合,表达了对友谊的珍视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哲理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湖:象征着宁静与回忆。
- 白头:象征着岁月的流逝,人生的无常。
- 杨柳:象征着柔弱与萧条,表现心境。
- 芰荷:象征着美丽的衰竭,暗示秋意。
- 酒:象征着放纵与解脱,寄托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生怕清波照白头”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对美好时光的怀念
- B) 对岁月流逝的恐惧
- C) 对友谊的珍视
- D) 对自然的热爱
-
诗中的“杨柳萧疏”主要表现了什么意象?
- A) 生机勃勃
- B) 萧条与凋零
- C) 美丽与繁盛
- D) 宁静与安详
答案
- B) 对岁月流逝的恐惧
- B) 萧条与凋零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将进酒》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诗词对比
- 李白《将进酒》:同样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但更加豪放,强调及时行乐。
- 杜甫《月夜忆舍弟》:更突出亲情与离别的哀伤,情感更为沉重。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
- 《中国古典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