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淘沙 江天暮雪》

时间: 2025-01-10 21:54:50

江阔水云宽。

暮景萧然。

花飞六出玉成团。

风急潮回沙不起,压损琅玕。

暝色上层峦。

木叶声乾。

踏枝翠羽不知寒。

唤醒梅魂红欲绽,瞥眼春还。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江阔水云宽。暮景萧然。花飞六出玉成团。风急潮回沙不起,压损琅玕。暝色上层峦。木叶声乾。踏枝翠羽不知寒。唤醒梅魂红欲绽,瞥眼春还。

白话文翻译:

河面宽广,水天相接,傍晚的景色显得萧条孤寂。花瓣纷飞,如同六角的玉石聚成一团。风急潮涌,沙滩上却没有起伏,令美丽的琅玕花瓣受损。暮色笼罩着高峰,树叶发出干枯的声音。踏着枝头的翠羽,似乎不知寒意。唤醒梅花的灵魂,红蕾即将绽放,春天悄然归来。

注释:

字词注释

  • 江阔:指江面宽广。
  • 萧然:形容景色清冷、荒凉。
  • 六出玉:形容花瓣的形状,像六角形的玉。
  • 琅玕:一种花,常用于比喻美丽事物。
  • 暝色:晚上的颜色。
  • 翠羽:指鸟类的羽毛,象征生机。
  • 梅魂:梅花的灵气,暗指梅花的生命力。

典故解析: 本诗中并没有直接引用典故,但“梅魂”可视为对梅花在文学中常象征坚韧不拔、清幽高洁的生命力的呼应。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袁绶,清代诗人,生于明末,历经清初,诗风豪放,善于描绘自然景物,常表达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悟。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与文化交融之际,诗人通过描写自然景观,反映出对生命的思索与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浪淘沙 江天暮雪》通过描绘江边傍晚的自然景色,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的感悟与春天的期盼。开头以“江阔水云宽”引入,展现出一种广阔的空间感,设置了一个开阔的大背景,接着通过“暮景萧然”传递出一种孤寂的情绪,营造出一种冷清的氛围。花瓣的“飞”和“六出玉成团”描绘了春天即将来临的生机与希望。接下来的“风急潮回沙不起,压损琅玕”,则暗示出自然的无情与生命的脆弱。

“暝色上层峦”描绘了夜幕降临的景象,伴随着“木叶声乾”,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显凄凉的氛围。此时,诗人踏上枝头,似乎不觉寒冷,表现出一种对冬季的无畏与坚韧。最后“唤醒梅魂红欲绽,瞥眼春还”则是全诗的高潮,梅花即将绽放,象征着春天的归来与生命的复苏,传达出一种积极向上的情感。

整首诗在意象与情感上都具有很强的诗意,通过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与生动描绘,不仅展现了诗人对季节变化的敏感,也表达了对生命与希望的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江阔水云宽:描绘了江面宽阔,水天相接的辽阔景象。
  • 暮景萧然:傍晚的景色显得冷清,传达出孤独感。
  • 花飞六出玉成团:花瓣如玉石般飞舞,暗示春天的生机。
  • 风急潮回沙不起,压损琅玕:强风与潮水的冲击下,沙滩上没有波动,琅玕花受到损伤,表现出自然的无情。
  • 暝色上层峦:暮色笼罩高峰,营造出宁静的氛围。
  • 木叶声乾:树叶发出干枯的声音,增添了孤寂感。
  • 踏枝翠羽不知寒:踏着枝头的翠鸟,似乎不觉寒意,表现出一种对寒冷的无畏。
  • 唤醒梅魂红欲绽,瞥眼春还:唤醒梅花的灵魂,象征春天的归来与生命的复苏。

修辞手法

  • 比喻:如“花飞六出玉”,将花瓣比作玉石,增添了诗的美感。
  • 拟人:如“唤醒梅魂”,赋予梅花以灵性,传达生命的力量。
  • 对仗:诗句之间的对称,增强了诗的音乐感与韵律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江边的景色,反映了诗人对生命的深刻思考,表现了对春天的期待与对生命脆弱的感慨,传达出一种积极向上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着广阔与流动的生命。
  • :象征着春天与生命的希望。
  • :象征自然的力量与生命的无常。
  • :象征坚韧与高洁的品格。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江阔水云宽”表现了什么样的景象?

    • A. 狭窄的河流
    • B. 开阔的江面
    • C. 风大的海洋
  2. “唤醒梅魂红欲绽”中的“梅魂”指的是什么?

    • A. 梅花的灵气
    • B. 梅花的香味
    • C. 梅花的枝叶
  3. 整首诗的情感基调是?

    • A. 悲伤
    • B. 希望与期待
    • C. 愤怒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
  • 李白的《夜泊牛渚怀古》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与《浪淘沙 江天暮雪》都描绘了自然景色与生命的交替,但前者更侧重于春天的美好,后者则表现出对寒冷冬季的思考与春天的期待。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诗词的艺术与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