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夜寄张达》

时间: 2025-01-26 01:03:22

梅花已著眼,竹叶况粘唇。

只此留残岁,那堪忆故人。

乱罹书不远,衰病日相亲。

江浦思归意,明朝又一春。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梅花已著眼,竹叶况粘唇。
只此留残岁,那堪忆故人。
乱罹书不远,衰病日相亲。
江浦思归意,明朝又一春。


白话文翻译:

梅花已经开了,竹叶却粘着我的唇。
今年的岁月就要结束,怎能不想念故友。
书信常常不远,衰老与疾病日益亲近。
在江边我思念归去的心情,明天又是一个春天。


注释:

字词注释:

  • 梅花:指梅花,象征着坚韧和高洁。
  • 竹叶:指竹子的叶子,竹子常象征着正直和清白。
  • 留残岁:留下残余的岁月,指时间即将过去。
  • 乱罹:书信频繁而杂乱,表明心中思念之情。
  • 江浦:指江边,寓意思乡的情感。

典故解析:

  • 本诗中“梅花”与“竹叶”均为中国传统文化中象征高洁的植物,梅花在寒冬中盛开,象征不屈的精神;竹则象征正直与谦虚。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罗隐(835年—901年),字梦阮,号青原,晚唐诗人,因其诗作多表现对社会现实的关怀以及对生活的思考而闻名。他的诗风格独特,常用细腻的描绘反映情感。

创作背景:

《除夜寄张达》写于除夕夜,诗人寄情于梅花、竹叶,表达对友人的思念与对故乡的向往,反映出在岁末之际,人生的感慨与对未来的期待。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单的自然景象描绘,传达出深厚的情感。开头两句以“梅花”和“竹叶”作为引子,既表现了季节的更替,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对友人的思念。梅花的开放象征着新的开始,而竹叶粘唇则暗示着一段沉重的回忆。

接下来的两句中,诗人反映了人到暮年,岁月在流逝,衰病缠身的无奈与无助,书信的来往虽频繁,却也无法抚平内心的孤独与悲伤。最后两句以“江浦思归意”收尾,表现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未来的期盼,既有对过去的缅怀,也有对新年的希望。

整首诗情感真挚,字句之间蕴含着丰富的哲理,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对友情的珍视。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梅花已著眼:梅花已经开始开放,表示春天的到来。
  2. 竹叶况粘唇:竹叶的清香让人留恋,但同时也引发对往事的回忆。
  3. 只此留残岁:在岁末时,留下的不仅是时间的流逝,还有对过往的思念。
  4. 那堪忆故人:这种思念使人难以承受,尤其是对故人的怀念。
  5. 乱罹书不远:书信虽不远,却不能真正安慰心灵。
  6. 衰病日相亲:随着时间的推移,衰老和疾病越来越亲近,令人感到无奈。
  7. 江浦思归意:站在江边,思念归去的心情愈加深切。
  8. 明朝又一春:明天又是一个春天,寄托了对未来的期待与希望。

修辞手法:

  • 比喻:梅花、竹叶用以象征诗人的情感与精神。
  • 拟人:将书信与衰病拟人化,强调情感的流动与人的脆弱。
  • 对仗:上下句之间的对称结构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未来春天的渴望,展现了诗人在岁末之际的深沉情感与哲理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梅花:象征坚韧与高洁,寓意着新的开始。
  • 竹叶:象征清白与正直,体现了诗人的内心情感。
  • 书信:象征人与人之间的联系与思念。
  • 衰病:象征人生的无常与脆弱。
  • 江浦:象征思乡与归属感,寄托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除夜寄张达》的作者是?

    • A) 白居易
    • B) 罗隐
    • C) 杜甫
    • D) 李白
  2. 诗中“梅花已著眼”的意思是什么?

    • A) 梅花已经凋零
    • B) 梅花已经开花
    • C) 梅花正在生长
    • D) 梅花即将开放
  3. 诗中提到的“书信”象征着什么?

    • A) 友情
    • B) 孤独
    • C) 繁忙
    • D) 旅行

答案:

  1. B) 罗隐
  2. B) 梅花已经开花
  3. A) 友情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 李白《静夜思》

诗词对比:

比较罗隐的《除夜寄张达》与杜甫的《月夜忆舍弟》,两首诗均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但罗隐的诗更注重对时光流逝的反思,而杜甫则是直接表达了对兄弟的深情。两者都通过自然意象来传达情感,但表现的情感基调与对象各有不同。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罗隐诗集》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