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雨》

时间: 2025-01-27 03:11:08

梧桐滴沥客心惊,秋雨能吹白发生。

孤馆灯昏惟对影,丽谯鼓湿不知更。

前宵松月疑尘梦,明日泥涂听屐声。

寻著漏痕当屋角,夜深百匝绕书行。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听雨
作者: 南潜 〔清代〕

梧桐滴沥客心惊,
秋雨能吹白发生。
孤馆灯昏惟对影,
丽谯鼓湿不知更。
前宵松月疑尘梦,
明日泥涂听屐声。
寻著漏痕当屋角,
夜深百匝绕书行。

白话文翻译:

在秋雨中,梧桐树的雨滴声让我的心感到惊颤;
秋雨吹动了我的白发,令人感慨时光的流逝。
在孤独的客馆中,昏暗的灯光下只有我自己与影子相对,
丽谯的鼓声在潮湿的环境中响起,无法分辨是几更天。
昨夜松树下的月光让我怀疑那是梦境的尘埃,
而明日泥泞的路上,我又能听见木屐的声音。
我在屋角寻找漏水的痕迹,
夜深了,书卷旁我绕来绕去,心中思绪万千。

注释:

  • 梧桐:一种树木,常用作诗中意象,象征孤独和思乡。
  • 滴沥:形容雨滴的声音,表现出细雨之声。
  • 白发生:指白发,象征年华已逝。
  • 孤馆:指孤独的客馆,表现出诗人的漂泊与孤独感。
  • 丽谯:指高楼或乐器,暗指听到的鼓声。
  • 屐声:木屐的声音,象征行走在泥泞的路上。
  • 漏痕:指屋顶漏水留下的痕迹,象征生活的无奈与困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南潜,清代诗人,生平资料较少,作品多反映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观,风格清新,常用细腻的意象表达内心的感受。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秋雨时节,表现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及对孤独的思考,反映了一个漂泊者在雨夜中的无尽思绪。

诗歌鉴赏:

《听雨》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诗,南潜通过细腻的描写,将秋雨的淅沥声与内心的孤独感交织在一起,传达了对时光流逝和人生无常的深刻感悟。诗中“梧桐滴沥客心惊”,用雨声的惊悸引入情感的共鸣,进一步通过“秋雨能吹白发生”表达了对年华的感慨,这句话不仅仅是对自然景象的描写,更是对自身境遇的反思。

“孤馆灯昏惟对影,丽谯鼓湿不知更”,在孤独的环境中,诗人感受到的只有昏暗的灯光和自己的影子,体现了内心深处的无助与孤独。而鼓声的湿润,似乎在传递着时间的流逝,诗人难以分辨夜晚的更替,这种惆怅感在“前宵松月疑尘梦”中得以深化,月下的松影让人迷惘,梦与现实的界限模糊不清。

最后两句“寻著漏痕当屋角,夜深百匝绕书行”,则展示了诗人在夜深人静之时,思绪的游走与对生活的寻觅。漏痕象征着生活中难以避免的困扰,而书卷旁的徘徊则暗示着对知识与智慧的渴望。在这首诗中,南潜不仅描绘了外界的雨夜,还深刻反映了内心的孤寂与思索,展现了清代诗人独特的风格和情感深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梧桐滴沥客心惊:雨声使客人心中感到震惊,表现出对孤独的敏感。
  2. 秋雨能吹白发生:秋雨的凛冽让诗人感受到时间的无情,白发是岁月的象征。
  3. 孤馆灯昏惟对影:在孤独的环境中,诗人只有自己的影子作伴,强化了孤独感。
  4. 丽谯鼓湿不知更:鼓声响起却无法分辨时间的流逝,表现出对孤独和时间的迷惑。
  5. 前宵松月疑尘梦:昨夜的月光与松影让人怀疑是否在梦中,增强了梦幻的感觉。
  6. 明日泥涂听屐声:明日的泥泞路上,木屐的声音提醒着现实的困扰。
  7. 寻著漏痕当屋角:寻找漏水的痕迹,象征生活中的困扰与问题。
  8. 夜深百匝绕书行:夜深时思绪纷飞,围绕着书卷徘徊,表现内心的思索。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白发生”意指年华老去,使用生动形象的比喻来传达情感。
  • 拟人:如“鼓湿”,使物体具有人性,增强了情感的表达。
  • 对仗:整首诗在句式上多有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孤独的感受以及对生活的思考。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揭示了内心的深邃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梧桐:象征孤独与思乡。
  • 秋雨:象征凄凉与思绪的流露。
  • 白发:象征时间的无情与岁月的积累。
  • 孤馆:象征漂泊与无依无靠。
  • 屐声:象征现实生活的行走与困扰。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梧桐滴沥”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 A. 宁静
    • B. 惊慌
    • C. 快乐
  2. “丽谯鼓湿不知更”中“丽谯”指的是什么?

    • A. 高楼
    • B. 乐器
    • C. 花园
  3. 诗人对时间的态度是?

    • A. 迷茫
    • B. 愉悦
    • C. 无所谓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夜雨寄北》 by 李商隐:同样描绘雨夜中的孤独与思绪。
  • 《秋夕》 by 杜甫:秋天的萧瑟与孤独感。

诗词对比:

  • 《听雨》与《夜雨寄北》:两首诗都通过雨夜表达孤独与思考,但《夜雨寄北》更加强调情感的寄托与思念,而《听雨》则偏重于对时光流逝的感悟。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南潜诗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