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门生马侍郎胤孙》

时间: 2025-01-27 04:02:09

宦途最重是文衡,天与愚夫著盛名。

三主礼闱年八十,门生门下见门生。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示门生马侍郎胤孙
裴皞

宦途最重是文衡,
天与愚夫著盛名。
三主礼闱年八十,
门生门下见门生。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在仕途上,最重要的就是文采和品德,然而上天却让愚蠢的人获得了显赫的名声。经历了三位主宰的礼遇,已八十高龄的他,依然在门下见到自己的学生。


注释:

字词注释:

  • 宦途:指仕途,做官的道路。
  • 文衡:指文采和品德的衡量标准。
  • 愚夫:指愚笨的人。
  • 著盛名:获得显赫的名声。
  • 三主:指三位皇帝或主宰。
  • 礼闱:指朝廷的礼仪之地,通常用于科举考试和授职场合。
  • 门生:学生或门徒。

典故解析:

  • 三主礼闱:指唐代政治上的变迁,裴皞生活在唐代,经历了多位皇帝的统治,诗中提到的“三主”可能是对他所经历的历史时期的概括。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裴皞,唐代诗人,字君衡,擅长五言和七言诗,诗风清新,关注社会现实,常有对人生和政治的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唐朝,作者在仕途上经历了许多,看到许多愚蠢之人因名声而获得权力,反映了当时官场的现象。这种现象让他感到困惑与无奈,因而写下此诗。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短小精炼的语言,表达了对官场现象的深刻思考和批判。首句“宦途最重是文衡”点明了诗的主题,强调在仕途上,文采和品德是最重要的。然而,紧接着的“天与愚夫著盛名”则揭示了一个令人失望的现实,即一些愚蠢的人却因机遇或其他原因而获得了名声,反映了社会的不公平。

在接下来的句子中,作者提到“三主礼闱年八十”,全诗的叙述者或许已年过八十,经历了三位皇帝的统治,见证了种种变迁,而“门生门下见门生”则强调了代际之间的延续与变迁,昔日的门生如今也成了门下的学生,表明了传统与现代之间的循环与传承。

整首诗采用了较为简洁的语言,却蕴含着深刻的思考,展示了作者对当时社会现象的敏锐观察和批判,表达了对文人及其道德理想的追求,也反映了士人对仕途的复杂情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宦途最重是文衡:在官场上,最重要的是文采和品德。
  2. 天与愚夫著盛名:然而上天却让愚蠢的人获得了显赫的名声。
  3. 三主礼闱年八十:经历了三位主宰的礼遇,已八十高龄。
  4. 门生门下见门生:依然在门下见到自己的学生,体现了世代传承。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对文人和愚夫的对比,突显诗人对社会现象的批判。
  • 夸张:提到“年八十”,强调时间的流逝及其所见所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表现了对社会现象的不满,强调文采与品德的重要性,同时也在无奈中感叹世道的变迁与人心的复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宦途:象征官场与权力。
  • 文衡:象征才华与智慧。
  • 愚夫:象征社会的不公与无知。
  • 三主:象征历史的变迁与权力的更迭。
  • 门生:象征传承与教育。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诗中提到“文衡”指的是什么?

    • A. 文采和品德
    • B. 财力和势力
    • C. 友谊和情感
  2. 填空题:诗中提到“天与愚夫著盛名”,反映了__的现实。

  3. 判断题:诗人认为在官场上,文采和品德是最重要的。(对/错)

答案:

  1. A
  2. 社会不公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登高》
  • 王之涣《登鹳雀楼》

诗词对比:
杜甫的《登高》与裴皞的《示门生马侍郎胤孙》同样反映出对人生的感慨与对社会现象的思考,前者更多地关注于人生的苦难与历史的沧桑,而后者则聚焦于文人理想与社会现实的落差,二者在情感基调上各有不同,展现出唐代诗人的多样化视角。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唐代诗人研究》
  • 《裴皞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