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张材翁赴秦佥》
时间: 2025-01-10 23:15:33意思解释
送张材翁赴秦佥
作者:黄庭坚 〔宋代〕
原文展示:
金沙酴醾春纵横,提壶栗留催酒行。公家诸公酌我醉,横笔送晚延月明。此诗诸儿皆秀发,酒间乞书藤纸滑。北门相见後十年,醉语十不省七八。吏事衮衮谈赵张,乃是樽前绿发郎。风悲松丘忽三岁,更觉绿竹能风霜。去作将军幕下士,犹闻防秋屯虎兕。只今陛下思保民,所要边头不生事。短长不登四万日,愚智相去三十里。百分举酒更若为,千户封侯傥来尔。
白话文翻译:
春天的金沙和醾酒交错在一起,我提着酒壶在催促着饮酒的行程。朝廷的官员们与你共饮,我在月光下挥笔写下送别的词。此时此刻,酒席上孩子们都长得很好,酒间有人向我乞求写字,竹纸滑腻。北门再见时已是十年,醉酒时的言语十成中只有三、四成能记得。官场上的事纷繁复杂,谈论的赵、张不过是樽前的年轻人。三年间,风悲松丘的景象让我更加感受到绿竹的风霜。去当将军幕下的士人,依旧能听到秋天虎兕的防备。如今陛下思虑如何保民,所求的边境安宁不再生事。短短的日子不至于四万日,愚笨与聪明之间也相隔三十里。举起酒杯又何必在意,千户封侯若有其事。
注释:
- 酴醾:一种酒,特指美酒。
- 公家:指官员。
- 樽前:酒桌前。
- 绿发郎:形容年轻的男子。
- 虎兕:指防备猛兽,象征战争的危险。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黄庭坚(1045年-1105年),字鲁直,号山谷,宋代著名诗人、书法家。他是“苏黄”派的代表,工于诗词,尤其以婉约细腻著称。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黄庭坚送别张材翁赴秦任职之际,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与对官场的感慨,反映了当时社会政治的复杂性与人际关系的微妙。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送别为主题,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幽默的对话展现了人际间的深厚情谊。开篇以“金沙酴醾春纵横”即描绘了春天的美好与酒的醇香,营造出一种轻松愉悦的气氛。接着,诗人提到公家诸公共饮,暗示了与官场的复杂关系,既有欢愉也有无奈。在对过往的回忆中,反映出时间的流逝与人事的变迁,尤其是“醉语十不省七八”表达了人们在酒醉中的无所顾忌与遗忘。最后,诗人以对国家的期许和对未来的沉思结束,展现出对社会安定的渴望与对民生的关心。整首诗在轻松的语调中蕴含深邃的思考,构成了一幅生动的人生画卷,值得细细品味。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金沙酴醾春纵横:描绘春日饮酒的美好场景。
- 提壶栗留催酒行:表现诗人的热情与友好的邀请。
- 公家诸公酌我醉:反映官场交往的普遍性。
- 横笔送晚延月明:象征诗人送别之情与月亮的映照。
- 此诗诸儿皆秀发:诗人与孩子们的互动,展现人际关系。
- 酒间乞书藤纸滑:形象地展示了酒席上的欢乐。
- 北门相见後十年:表达时间的流逝与重逢的期待。
- 醉语十不省七八:酒醉后的忘却与遗憾。
- 吏事衮衮谈赵张:官场的繁杂与喧嚣。
- 乃是樽前绿发郎:强调年轻人的朝气与活力。
- 风悲松丘忽三岁:感叹时光的流逝与自然的变迁。
- 更觉绿竹能风霜:象征坚韧与适应的能力。
- 去作将军幕下士:期待张材翁在新的职位上有作为。
- 犹闻防秋屯虎兕:隐喻战争的危险与国家的安危。
- 只今陛下思保民:表达对国家和百姓的关心。
- 所要边头不生事:希望边境安宁,少生事端。
- 短长不登四万日:表明时间的流逝与珍惜。
- 愚智相去三十里:智者与愚者的距离。
- 百分举酒更若为:劝酒的幽默与放松。
- 千户封侯傥来尔:对未来的期许与希望。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风悲松丘”中,松丘暗喻岁月的沧桑。
- 对仗:诗中多处对仗工整,增强了韵律感。
- 拟人:赋予自然以情感,如“风悲”,增添了情感的共鸣。
主题思想:诗歌通过对送别场景的描写,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与对社会现状的思考,传达了对安定生活的期望,既有个人情感的抒发,又有对时代的深刻反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金沙:象征美好的春天。
- 酒:代表友谊与欢愉。
- 北门:象征重逢与别离。
- 松丘、绿竹:象征坚韧与自然的力量。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金沙酴醾”代表什么?
- A. 一种酒
- B. 一种花
- C. 一种食物
- D. 一种乐器
-
诗人对张材翁的期许是什么?
- A. 期望他富贵
- B. 期望他安定
- C. 期望他成名
- D. 期望他平安
答案: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送别》
- 李白《将进酒》
诗词对比:
- 王维《送别》:同样表达送别情感,但更为抒情,强调自然与人情的结合。
- 李白《将进酒》:以豪放的情感与饮酒的豪迈形成鲜明对比。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诗词鉴赏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