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春雪咏兰》
时间: 2025-01-11 23:40:22意思解释
诗词名称: 念奴娇·春雪咏兰
作者: 陈子龙 〔明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问天何意,到春深,千里龙山飞雪?解佩凌波人不见,漫说蕊珠宫阙。楚殿烟微,湘潭月冷,料得都攀折。嫣然幽谷,只愁又听啼鴂。当日九畹光风,数茎清露,纤手分花叶。曾在多情怀袖里,一缕同心千结。玉腕香销,云鬟雾掩,空赠金跳脱。洛滨江上,寻芳再望佳节。
白话文翻译:
问天这是何意?春天已经很深了,千里龙山上却还是飞雪纷飞。解开佩玉,轻盈如波的人却不见踪影,任凭人们漫谈蕊珠的宫阙。楚殿的烟雾轻淡,湘潭的月光寒冷,想必都是因为这个原因而难以攀折。幽谷中嫣然的花朵,只担心又听到杜鹃的啼鸣。那一天在九畹的光风中,几茎清露,纤细的手轻轻分开花叶。曾在多情的怀袖中,一缕同心千结。玉腕上的香气消散,云鬟被雾气掩映,空自赠送金色的跳脱。在洛滨江上,寻芳再望佳节。
注释:
- 问天何意:质问天空的意图。
- 龙山:指龙山,可能象征着美好的地方。
- 解佩:解开佩玉,表示轻松或思念。
- 蕊珠宫阙:形容美丽的宫殿。
- 楚殿:指楚国的宫殿,象征优雅。
- 湘潭:指湘江的潭水,寓意清冷。
- 嫣然幽谷:形容幽静的山谷中的花朵。
- 啼鴂:杜鹃鸟的叫声,象征思念与孤独。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子龙(约1590—1645),明末诗人,号邺白,晚号山人。他以豪放、清丽见称,作品多反映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具有浓厚的爱国情怀。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明末动荡时期,诗人经历了国家的衰败,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怀念与对现实的思考,结合春雪的意象,传达了春天的美好与内心的孤寂。
诗歌鉴赏:
《念奴娇·春雪咏兰》是一首情感深邃、意境悠远的词作。诗人在春天的雪景中引发了对往昔的思念与对现实的无奈。开头以“问天何意”引入,表现出对命运的疑问与不解。接下来的描绘中,诗人通过细腻的自然景象描写,展现了春雪覆盖下的龙山,形成一种春寒料峭的氛围。每一句都透露出一种欲言又止的情感,既有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也有对时光流逝的无奈。
“嫣然幽谷,只愁又听啼鴂”一句,尤其引人深思。诗人在幽静的山谷中,面对美丽的兰花,却被杜鹃的啼鸣所打扰,这既是一种自然的感受,也隐含着对过往的追忆。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情的思考,交织出一种春天的生机与内心的惆怅,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对现实的感慨。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问天何意:质问自然,感叹春雪的出现。
- 千里龙山飞雪:描绘自然的壮丽景观,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
- 解佩凌波人不见:思念的人不在,表现孤独。
- 楚殿烟微,湘潭月冷:营造出一种清冷的氛围。
- 嫣然幽谷:美丽的花朵在幽谷中独自绽放。
- 玉腕香销,云鬟雾掩:细腻地描绘女子的美丽与失落。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象与人心情相联系,形成意象。
- 拟人:自然景象如春雪被赋予情感,使其更生动。
- 对仗:整首词在结构上对称,增强了音乐感。
-
主题思想:
- 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热爱与对现实的无奈,体现出诗人对春天的向往和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
意象分析:
- 春雪:象征新生与希望,同时也带有寒冷与孤独。
- 龙山:代表壮丽的自然景观,暗示着诗人对美景的向往。
- 兰花:象征高洁与清雅,反映出诗人的内心追求。
- 杜鹃:象征思念与孤独,提醒人们对往昔的回忆。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龙山”象征什么?
- A. 冬天
- B. 美丽的自然景观
- C. 诗人的家乡
-
“嫣然幽谷”中的“嫣然”指的是?
- A. 一种花
- B. 美丽的笑容
- C. 春天的气息
-
本词所表达的情感主要是?
- A. 喜悦
- B. 孤独与思念
- C. 愤怒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辛弃疾《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
- 李清照《如梦令》
诗词对比: 比较陈子龙的《念奴娇·春雪咏兰》与辛弃疾的《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两者都通过自然景象表达内心情感,但陈子龙更多地表现了思念与孤独,而辛弃疾则展现了豪情与壮志。两者在情感基调和意象表达上形成鲜明对比,反映出不同的时代背景与个性特征。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陈子龙研究》
- 《古典诗词鉴赏教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