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朝议移法云兰》

时间: 2025-01-11 02:26:15

幽兰有佳气,千载閟山阿。

不出阿兰若,岂遭乾闼婆。

意思解释

朱朝议移法云兰

作者: 王安石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幽兰有佳气,千载閟山阿。 不出阿兰若,岂遭乾闼婆。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幽兰的美好气息,历经千年的沉静生长在閟山的深处。它不出于阿兰若(佛教寺院),又怎会遭到乾闼婆(妖怪)的侵扰呢?


注释:

字词注释:

  • 幽兰:指香气清幽的兰花。
  • 佳气:美好的气息。
  • 閟山:传说中隐秘的山,象征着清静与隐逸。
  • 阿兰若:佛教的寺庙,意指一个宁静的地方。
  • 乾闼婆:古代传说中的妖怪,象征干扰与侵扰。

典故解析:

  • 兰花:在中国文化中,兰花象征着高洁、坚韧与隐逸的品格。
  • 乾闼婆:在佛教文化中,常被视为一种妖怪,具有干扰与妨害的含义。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北宋时期的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他是“变法派”的代表,致力于政治改革和社会经济发展,以其深邃的思想和独特的文学风格著称。

创作背景:

《朱朝议移法云兰》写于王安石提倡改革之际,反映了他对清净生活的追求和对外界纷扰的警觉。他用幽兰象征自己高洁的理想与志向,表达了对内心宁静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用幽兰的形象来表达作者对高洁气质的追求与向往。诗中提到的“佳气”与“千载”不仅仅是对兰花的赞美,更是对一种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王安石通过对幽兰的描述,传递了对隐逸生活的赞美和对复杂现实的逃避。整首诗的意境清新,情感深邃,表现了作者渴望远离世俗喧嚣,追求内心宁静的情怀。在诗中,王安石巧妙地运用了对比手法:幽兰静谧的生长与妖怪的侵扰形成鲜明对比,突显了他对宁静的珍视以及对外界干扰的警惕。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幽兰有佳气:描述了幽兰散发出的清新气息,象征着高洁与优雅。
  • 千载閟山阿:强调了幽兰在隐秘之地生长的悠久历史,暗示着其品格的坚韧与独立。
  • 不出阿兰若:幽兰不愿意出入尘世喧嚣的场所,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 岂遭乾闼婆:反问句,意指如果保持清净宁静,便不必担心外界的干扰。

修辞手法:

诗中运用了比喻和对仗的手法,幽兰象征着高洁的思想,反映了作者对理想生活的追求。而“千载”和“阿”则形成了对仗,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王安石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强调了追求内心宁静与高洁品格的重要性,反映出他对纷扰世俗的反思与批判。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幽兰:象征高洁、隐逸的品格与理想生活状态。
  • 佳气:代表美好的气息,象征精神的清新与纯净。
  • 閟山:象征着隐秘与宁静的环境。
  • 阿兰若:象征着修行的殿堂,宁静的心灵归宿。
  • 乾闼婆:代表外界的干扰与侵扰,象征着世俗的纷扰。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幽兰有佳气”中“佳气”指的是什么? A. 美好的气息
    B. 香水
    C. 汗水
    答案:A

  2. “千载閟山阿”中的“閟山”象征什么? A. 世俗
    B. 隐秘与宁静
    C. 山脉
    答案:B

  3. 诗中提到的“乾闼婆”是什么象征? A. 安宁
    B. 干扰与侵扰
    C. 美好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李白:同样表达了对宁静与内心世界的思考。
  • 《月夜忆舍弟》杜甫:展现了对家乡宁静生活的向往与思念。

诗词对比:

王安石的《朱朝议移法云兰》与李白的《静夜思》在主题上均体现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但王安石更强调隐逸的高洁品格,而李白则更多表现了思乡的情感。两者在艺术风格上各有千秋,前者倾向于理性和哲理,而后者则偏向于情感的抒发。


参考资料:

  • 《王安石诗文选》:收录了王安石的主要作品及生平简介。
  • 《宋代诗人研究》:对宋代诗人的研究及其作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