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壬戌五月与和叔同游齐安》

时间: 2025-01-10 23:03:10

缲成白雪桑重绿,割尽黄云稻正青。

它日玉堂挥翰手,芳时同此赋林垧。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缲成白雪桑重绿,割尽黄云稻正青。
它日玉堂挥翰手,芳时同此赋林垧。

白话文翻译

将桑树的绿叶缲成像白雪一样的细腻,割完了金黄的稻子,田野变得更加青翠。将来在玉堂中挥毫写字,像这样的美好时光,希望能与友人一起在林间赋诗。

注释

  • :缲(chāo)是指把纱线缲成细的意思,用于形容细腻的桑叶。
  • 白雪:形容白色的细腻、洁净。
  • 黄云:指稻谷成熟时的金黄色,突出丰收的景象。
  • 玉堂:指富贵人家的书房或厅堂,象征高雅的生活。
  • 芳时:指花香四溢的美好时光。
  • 林垧:指林间的田地,代表自然的优美环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王安石(1021年-1086年),字介甫,号半山,宋代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其一生致力于政治改革,推行新法,致力于国家富强。他的诗歌以豪放、奔放著称,常常反映社会现实和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壬戌年五月,王安石与友人和叔同游齐安,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友谊的珍视。诗中描绘的田园风光与丰收场景,反映了诗人对家乡的深厚感情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描写展现了田园风光的美好。开头两句通过“缲成白雪桑重绿”和“割尽黄云稻正青”的对比,生动地描绘了丰收的情景,展现了诗人对农村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深切感悟。王安石在诗中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自然的景色,给人以清新之感。

接下来的两句则从田园风光转向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期望。在“玉堂挥翰手”的描写中,诗人不仅展现了自己的文化修养,更是寄托了与友人共赏美好时光的愿望。这种将自然与人文相结合的写法,使整首诗充满了诗意和画面感,传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友谊的珍视。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缲成白雪桑重绿:描绘桑树的绿叶细腻如白雪,表现出对自然的细致观察。
    • 割尽黄云稻正青:描绘秋天稻谷丰收的场景,象征着丰收与希望。
    • 它日玉堂挥翰手:表达了对未来写作生活的向往。
    • 芳时同此赋林垧:希望与友人共享美好时光,共同作诗。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桑叶比作白雪,增强了诗句的形象性与美感。
    • 对仗:上下句对称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传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友谊的珍视,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美好憧憬,体现了田园诗的传统。

意象分析

  • 白雪:象征着纯洁与美好。
  • 黄云:象征着丰收与希望。
  • 玉堂:象征着高雅的文化生活。
  • 芳时:象征着美好的时光与友谊。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王安石的“缲成白雪桑重绿”描绘了什么样的自然景象?

    • A. 细腻的桑叶
    • B. 美丽的花朵
    • C. 高耸的山峰
  2. 诗中提到的“玉堂”象征什么?

    • A. 乡村
    • B. 高雅的文化生活
    • C. 富饶的田地
  3. 诗中所表现的主要情感是什么?

    • A. 忧伤
    • B. 愉悦与希望
    • C. 愤怒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王维的《鹿柴》

诗词对比

  • 杜甫和王安石同为诗人,他们的作品都体现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杜甫的《春望》表现了对国家和人民的关怀,而王安石则更加关注个人的生活与友谊。

参考资料

  • 《王安石集》
  • 《宋代诗词研究》
  • 《中国古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