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周公歌七月,耕稼乃王术。
宣王追祖宗,考牧与宫室。
甘棠能听讼,召伯圣人匹。
後生论常高,於世复何实。
白话文翻译:
周公在七月时唱歌,耕种和收获是君主的基本法则。
宣王追溯祖宗的传统,考察牧民的生活和宫殿的建设。
甘棠树能听取诉讼,召伯是圣人中的佼佼者。
后生们常常谈论得很高深,但在现实中又有什么实际意义呢?
注释:
- 周公:周朝的伟大政治家和文化名人,周公旦。
- 耕稼:指耕种和农业,代表国家治理的基本。
- 宣王:周宣王,周朝的统治者,重视祖宗的教诲。
- 甘棠:古代传说中的树,象征公正。
- 召伯:古代贤人,指代有德行的人。
- 後生:年轻一代或后辈。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安石(1021年-1086年),字介甫,号半山,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其政治思想和文学成就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创作背景:
《寓言九首》是王安石在政治改革和社会变革过程中所作,反映了他对当时社会现象的思考和对传统文化的反思。
诗歌鉴赏:
《寓言九首》中的这首诗通过对周公和宣王的赞美,强调了治理国家的重要性和对传统文化的重视。诗中提到的“耕稼乃王术”,表明农业是国家存续的根本,而“甘棠能听讼”则寓意着公正和社会和谐。这些意象不仅反映了王安石对古代贤人的崇敬,也传达了他对现代社会的期望与失望,尤其是对年轻一代的批评。
全诗的最后一句“後生论常高,於世复何实”显露出诗人对后辈空谈的无奈与批判,表达了他对实际行动的重视。通过对比古今,王安石试图唤醒人们对真正有价值的事情的关注,这种批判精神在他的其他作品中也屡见不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周公歌七月:描述周公在农忙七月时的歌唱,暗示古代治理的重视农业。
- 耕稼乃王术:强调农业是国家治理的根本,君主的职责是保障农民的生计。
- 宣王追祖宗:提到周宣王追求祖先的教诲,显示尊重传统的重要性。
- 考牧与宫室:治理国家不仅要关注农业,也要关心民生和建筑。
- 甘棠能听讼:甘棠树象征公正,说明理想的社会应有公平的司法。
- 召伯圣人匹:召伯作为圣人,象征着理想中的领导者。
- 後生论常高:后辈们常常言辞高远,夸夸其谈。
- 於世复何实:质疑这种空谈在实际生活中的价值,发出批判。
修辞手法:
- 对仗:如“耕稼乃王术,考牧与宫室”,形成工整的句式。
- 比喻:甘棠树的比喻,隐喻理想中的社会公正。
主题思想:
全诗探讨了治理国家的重要性,批判了年轻一代对传统文化的忽视,强调了实际行动的重要性。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周公:智慧与德行的象征。
- 甘棠:公正和正义的象征。
- 後生:年轻一代的象征,表达对未来的希望与失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周公在何时唱歌?
- A. 七月
- B. 八月
- C. 六月
- D. 九月
-
“耕稼乃王术”意指什么?
- A. 农业是国家的基础
- B. 战争是国家的基础
- C. 教育是国家的基础
- D. 商业是国家的基础
答案:
- A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by 王勃
- 《登鹳雀楼》 by 王之涣
诗词对比:
- 王安石的《寓言九首》与李白的《将进酒》都探讨了人生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反映了作者对社会的关切,但风格上王安石更为沉稳,而李白则更显豪放。
参考资料:
- 《王安石传》 by 张某某
- 《宋代诗词研究》 by 李某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