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势》

时间: 2025-01-23 11:47:20

河势浩难测,禹功传所闻。

今观一川破,复以二渠分。

国论终将塞,民嗟亦已勤。

无灾等难必,从众在吾君。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河势浩难测,禹功传所闻。
今观一川破,复以二渠分。
国论终将塞,民嗟亦已勤。
无灾等难必,从众在吾君。

白话文翻译:

这条河流的走势深不可测,传说中的大禹治水的功劳已经传颂千古。如今我看到一条河流被冲毁,分成了两条渠道。国家的言论最终会受到压制,老百姓的怨声也已经多得不可胜数。若无灾难等同的困扰,必定是因为众人都仰赖于我们的君主。

注释:

  • 河势:河流的走势或形势。
  • 浩难测:深广而难以测量,形容河流的复杂。
  • 禹功:指大禹治水的功绩。
  • 二渠分:指河流分为两个渠道,暗指国势的分裂。
  • 国论:国家的言论和讨论。
  • 民嗟:指民众的怨声。
  • 无灾等难必:没有灾难等同的困难,暗指国君的治理能力。

典故解析:

“大禹治水”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治水故事,反映了古人对于自然灾害的治理智慧。大禹以其卓越的治水才能,成功地将洪水引导至海洋,开创了民生安定的局面。诗中提到“大禹”,意在借用其治水的形象,表达对当下治国理政的关注与反思。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他主张改革,推动了一系列政治、经济、文化的变革,代表作有《林则徐》、《寒食帖》等。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王安石推行新法时期,反映了其对国家治理的深刻思考与忧虑。诗中隐含了对当前治国理政的批判和对未来的担忧。

诗歌鉴赏:

《河势》这首诗通过描绘河流的变化,隐喻了国家治理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诗的开头即提到“河势浩难测”,显示出诗人对自然与社会现象深刻的思考。大禹治水的事迹被提及,强调了治水的重要性和历史的传承。然而,诗人在目睹“一川破,复以二渠分”时,似乎对眼前的现状感到无奈与忧虑,暗示国家的分裂和民众的困苦。

接下来,诗人提到“国论终将塞,民嗟亦已勤”,表达了对国家治理失当的批评,认为国家的言论被压制,民众的怨声四起,反映出社会的动荡与不安。最后一句“无灾等难必,从众在吾君”,则是对君主的寄托,期待君主能够带领民众走出困境。

整体来看,诗作通过河流的比喻,深刻揭示了国家治理的艰难与复杂,体现了王安石对国家未来的忧虑与期待。这首诗既有历史的深度,也有现实的关怀,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思想和对社会的责任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河势浩难测:开头即点明主题,河流的走势深且复杂,暗示政治局势的不可预测性。
  2. 禹功传所闻:提到大禹的治水功绩,引出历史背景,强调治水之道。
  3. 今观一川破,复以二渠分:描述当下的河流状况和分裂,反映国家的分裂和困境。
  4. 国论终将塞:表达对国家言论被压制的担忧。
  5. 民嗟亦已勤:说明民众的苦难与努力,展现民生艰辛。
  6. 无灾等难必,从众在吾君:对君主的期待,寄希望于领导者的能力。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河流比作国家的命运,隐喻社会的变迁。
  • 对仗:如“国论”与“民嗟”形成对比,增强诗歌的节奏感。
  • 排比:在描述国家现状时使用排比,增强语气的强烈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思想在于对国家治理的深刻思考与忧虑。诗人通过对历史的回顾和当下的观察,表达了对国家分裂和民众困苦的关注,同时也寄托了对君主治国理政的期望。这种忧国忧民的情怀贯穿诗篇,体现了王安石作为政治家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意象分析:

  • 河流:象征国家的命运,流动变化不定。
  • 大禹:象征理想的治水能力和治理智慧。
  • 二渠:象征国家的分裂和困难。
  • 民众的怨声:反映社会的动荡和人们的苦难。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王安石在《河势》中提到的历史人物是谁?

    • A. 孟子
    • B. 大禹
    • C. 诸葛亮
  2. 诗中提到“国论终将塞”是指什么?

    • A. 国家言论被压制
    • B. 国家繁荣昌盛
    • C. 国家治理良好
  3. 诗中提到的“二渠分”象征着什么?

    • A. 国家团结
    • B. 国家分裂
    • C. 河流的清澈

答案

  1. B. 大禹
  2. A. 国家言论被压制
  3. B. 国家分裂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将进酒》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王安石的《河势》与杜甫的《春望》均表达了对国家和民生的关注,但王安石更多地从治理的角度出发,反映了历史的深度;而杜甫则是从个人感受出发,反映了社会的苦难。两者在风格和情感上形成鲜明对比,但都体现了诗人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厚情感。

参考资料:

  • 《王安石全集》
  • 《宋代诗词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