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民部何三柳遗廷对策二首 其一》
时间: 2025-04-27 06:13:5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一翰飞三策,东莱贶草庐。
捧持情故故,拜喜意于于。
花巷无司马,灯帷有仲舒。
美人隔烟岛,秋水濯芙蕖。
白话文翻译:
一封文采飞扬的策论,东莱的草庐中赠予我。
我捧着情感的缘故,恭敬地表达我的喜悦。
花巷中没有司马,灯下的帷幔有仲舒。
美人隔着烟雾的孤岛,秋水洗涤着芙蓉花。
注释:
- 翰:指文笔,此处意为文采。
- 三策:指三篇策论,古代文人常以策论展现才华。
- 东莱:指东莱(今山东一带),有文人聚集地之意。
- 草庐:用以隐喻隐居生活或简朴的生活环境。
- 司马:指历史上的司马迁,象征着伟大的历史学家。
- 仲舒:指汉代的思想家、政治家,代表着深厚的文化底蕴。
- 烟岛:象征着距离和孤独。
- 秋水:象征着清澈与宁静,洗涤芙蓉,寓意纯洁与美丽。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卢宁,明代诗人,生于文人荟萃的时代,受到古典文化的熏陶,作品常带有浓厚的抒情色彩和对自然的细腻描绘。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历史文化背景相对丰富的明代,诗人通过描绘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象,表达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对历史文化的深刻理解。
诗歌鉴赏:
《复民部何三柳遗廷对策二首 其一》是一首典型的明代诗歌,展现了诗人对于古代文化的推崇及对个人生活的思考。诗中“翰飞三策”开篇即展示了诗人的文采与才智,表明其身为文人的自豪。接着提到的“东莱贶草庐”,则让人感受到一种隐逸的生活情趣,似乎在诉说着诗人内心对宁静、自然的向往。
“捧持情故故,拜喜意于于”一句,更是表达了诗人对文化的敬仰与对内心喜悦的展现,流露出一种对传统文化传承的认同与热爱。而“花巷无司马,灯帷有仲舒”,则通过历史人物的对比,反映出诗人对于当下文化氛围的深思,似乎是在感叹历史的更迭与人物的兴衰。
最后两句“美人隔烟岛,秋水濯芙蕖”则以极富画面感的意象,传达了一种淡淡的忧伤与美好的向往。美人与自然的结合,表现出诗人对于爱情与生命的感悟,形成了诗的情感高潮。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一翰飞三策:开头即用“翰”字强调文采,展现出作者的胸怀与才情。
- 东莱贶草庐:表现了诗人对东莱文化的认同与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 捧持情故故:表达了对友情或爱情的珍视。
- 拜喜意于于:表现出对美好情感的尊重与礼赞。
- 花巷无司马:用司马迁的缺失来反衬现实的文化缺失。
- 灯帷有仲舒:仲舒的存在象征着理想与智慧。
- 美人隔烟岛:将美人与自然相结合,营造出一种朦胧的美感。
- 秋水濯芙蕖:以秋水的清澈与芙蓉的美丽,传达生命的纯净与宁静。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生活情感与自然现象相结合,增强诗的意境。
- 对仗:诗中多处运用对仗,增强了音韵的美感。
- 意象:通过“美人”、“秋水”、“芙蕖”等意象,营造出丰富的情感层次。
主题思想:全诗通过对个人情感的抒发与对历史文化的思考,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对传统文化的推崇,展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美好。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翰:象征文才与才华。
- 草庐:象征隐逸的生活方式。
- 美人:象征爱情与理想化的美。
- 秋水:象征清澈与宁静的心境。
- 芙蕖:象征纯洁与高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一翰飞三策”中的“翰”是指什么? A. 笔或文采
B. 柔情
C. 山水 -
“花巷无司马”中的“司马”指的是哪个历史人物? A. 司马迁
B. 司马光
C. 司马昭 -
“秋水濯芙蕖”意味着什么? A. 水的清澈
B. 美人的孤独
C. 高洁的情感
答案:
- A
- A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登高》杜甫
诗词对比:
- 《静夜思》与此诗相较,都是怀念与思考,但李白更侧重于个人的孤独与思乡情,而卢宁则将古典文化与个人情感结合。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研究》
- 《古典诗词欣赏》
- 《中国古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