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题》

时间: 2025-02-04 15:34:36

榴花满瓮拨寒醅,痛饮能令百恨开。

大抵天真有高趣,腾腾须入醉乡来。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醉题 寇准 〔宋代〕

榴花满瓮拨寒醅, 痛饮能令百恨开。 大抵天真有高趣, 腾腾须入醉乡来。

白话文翻译:

石榴花盛开的季节,美酒满瓮,拨开寒冷的酒面。 痛快地饮酒能够打开心中百般愁恨。 大抵天性中自有高雅的趣味, 悠然自得地必须进入醉乡之中。

注释:

  • 榴花:石榴花,象征着热情和生命力。
  • 瓮:一种陶制的容器,用来装酒。
  • 拨寒醅:拨开寒冷的酒面,指开始饮酒。
  • 痛饮:尽情地饮酒。
  • 百恨开:心中的愁恨得以释放。
  • 天真:自然的天性。
  • 高趣:高雅的趣味。
  • 腾腾:形容悠然自得的样子。
  • 醉乡:指醉酒的状态,也比喻无忧无虑的境界。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寇准(961-1023),字平仲,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曾任宰相。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抒发个人情感和对时政的看法。这首诗反映了作者在特定时期的心境,可能是政治失意或个人生活中的不如意时所作。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寇准政治生涯中遭遇挫折或个人生活中遇到困难时所作,通过饮酒来抒发内心的愁恨,表达了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石榴花和美酒为媒介,表达了作者在困境中寻求解脱的愿望。诗中“榴花满瓮拨寒醅”描绘了一幅热闹而温暖的饮酒场景,而“痛饮能令百恨开”则直接表达了饮酒能够暂时忘却烦恼的情感。后两句“大抵天真有高趣,腾腾须入醉乡来”则进一步强调了作者对自然天性和高雅趣味的追求,以及对醉乡这种无忧无虑境界的向往。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饮酒这一行为,传达了作者对自由和解脱的渴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榴花满瓮拨寒醅”:石榴花盛开的季节,美酒满瓮,拨开寒冷的酒面,营造了一个热闹而温暖的饮酒场景。
  2. “痛饮能令百恨开”:痛快地饮酒能够打开心中百般愁恨,表达了通过饮酒来抒发和释放内心情感的愿望。
  3. “大抵天真有高趣”:大抵天性中自有高雅的趣味,强调了作者对自然天性和高雅趣味的追求。
  4. “腾腾须入醉乡来”:悠然自得地必须进入醉乡之中,表达了作者对醉乡这种无忧无虑境界的向往。

修辞手法:

  • 比喻:“榴花满瓮”比喻热闹的饮酒场景,“醉乡”比喻无忧无虑的境界。
  • 拟人:“痛饮能令百恨开”中的“百恨开”赋予了愁恨以人的行为,形象生动。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通过饮酒来寻求心灵的解脱和自由,表达了对自然天性和高雅趣味的追求,以及对无忧无虑境界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榴花:象征热情和生命力。
  • 瓮:象征盛满美酒的容器。
  • 醉乡:象征无忧无虑的境界。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榴花满瓮拨寒醅”描绘了什么场景? A. 热闹的饮酒场景 B. 寒冷的冬日 C. 石榴花的盛开 答案:A

  2. “痛饮能令百恨开”表达了什么? A. 饮酒能够增加愁恨 B. 饮酒能够释放愁恨 C. 饮酒能够忘记愁恨 答案:B

  3. “腾腾须入醉乡来”中的“醉乡”象征什么? A. 真实的醉酒状态 B. 无忧无虑的境界 C. 热闹的饮酒场景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饮中八仙歌》:通过描绘八位仙人的饮酒场景,表达了作者对自由和解脱的向往。
  • 李白的《将进酒》:通过豪放的饮酒诗句,表达了作者对人生得意须尽欢的态度。

诗词对比:

  • 寇准的《醉题》与李白的《将进酒》都表达了通过饮酒来寻求心灵解脱的主题,但寇准的诗更加注重内心的抒发和对高雅趣味的追求,而李白的诗则更加豪放和奔放。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寇准的多首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风和创作背景。
  • 《中国古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宋代文学的发展和特点,有助于理解寇准诗歌的时代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