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上晚望》

时间: 2025-02-04 15:35:57

寒钟来极浦,古寺隔重岩。

斜日搘颐坐,天涯落月帆。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江上晚望 寇准 〔宋代〕 寒钟来极浦,古寺隔重岩。 斜日搘颐坐,天涯落月帆。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寒冷的钟声从遥远的水边传来,古老的寺庙被重重山岩隔开。斜阳下,我撑着下巴坐着,看着天边的月亮和落下的帆船。

注释:

  • 寒钟:指远处传来的钟声,带有寒意。
  • 极浦:遥远的水边。
  • 古寺:古老的寺庙。
  • 重岩:重重山岩。
  • 斜日:斜阳,傍晚的太阳。
  • 搘颐:撑着下巴,形容沉思的样子。
  • 天涯:天边,极远的地方。
  • 落月帆:月亮下的帆船,指远行的船只。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寇准(961-1023),字平仲,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曾任宰相,以直言敢谏著称。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写景抒情,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江边傍晚时分的所见所感,通过对远处的钟声、古寺、斜阳和帆船的描绘,表达了对远方和自然的向往,以及对人生旅途的沉思。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深远的意境,描绘了一幅江边傍晚的静谧画面。首句“寒钟来极浦”,通过远处的钟声引出了一种遥远而神秘的感觉,同时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次句“古寺隔重岩”,进一步以古寺和重岩的意象,加深了这种遥远和隔绝的氛围。后两句“斜日搘颐坐,天涯落月帆”,则通过诗人的坐姿和远望的景象,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沉思人生的情感。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对人生和远方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寒钟来极浦”:寒钟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远方的呼唤,极浦则强调了距离的遥远,整体营造了一种遥远而神秘的氛围。
  • “古寺隔重岩”:古寺和重岩的意象加深了这种遥远和隔绝的氛围,同时也暗示了一种超脱尘世的感觉。
  • “斜日搘颐坐”:斜日象征着傍晚时分,搘颐坐则描绘了诗人沉思的样子,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情感。
  • “天涯落月帆”:天涯和落月帆的意象,表达了对远方的向往和对人生旅途的沉思,同时也营造了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意境。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寒钟、古寺、重岩等意象,比喻了遥远和隔绝的感觉。
  • 拟人:搘颐坐的动作,赋予了诗人沉思的形象。
  • 对仗:诗中的意象和语言结构,体现了对仗的修辞手法,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和美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江边傍晚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远方和自然的向往,以及对人生旅途的沉思。诗人通过简洁的语言和深远的意境,传达了一种超然物外、沉思人生的情感。

意象分析:

  • 寒钟:象征时间的流逝和远方的呼唤。
  • 古寺:象征超脱尘世的感觉。
  • 重岩:象征隔绝和遥远。
  • 斜日:象征傍晚时分。
  • 搘颐坐:象征沉思和超然物外。
  • 天涯落月帆:象征远方的向往和人生旅途的沉思。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寒钟”象征什么? A. 时间的流逝 B. 远方的呼唤 C. 两者都是 答案:C

  2. 诗中的“古寺隔重岩”表达了什么情感? A. 超脱尘世 B. 隔绝和遥远 C. 两者都是 答案:C

  3. 诗中的“斜日搘颐坐”描绘了诗人什么样的状态? A. 沉思 B. 超然物外 C. 两者都是 答案:C

  4. 诗中的“天涯落月帆”表达了什么? A. 远方的向往 B. 人生旅途的沉思 C. 两者都是 答案: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鹿柴》:同样以简洁的语言和深远的意境,描绘了自然景物,表达了对自然的欣赏和对人生的思考。
  • 杜甫的《登高》: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人生和社会的深刻思考。

诗词对比:

  • 寇准的《江上晚望》与王维的《鹿柴》:两者都以简洁的语言和深远的意境,描绘了自然景物,表达了对自然的欣赏和对人生的思考。
  • 寇准的《江上晚望》与杜甫的《登高》:两者都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人生和社会的深刻思考,但寇准的诗更偏向于个人情感的抒发,而杜甫的诗则更偏向于社会现实的反映。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寇准的诗作,并提供了详细的注释和解析。
  • 《唐宋诗鉴赏辞典》:提供了对唐宋诗的鉴赏和解析,有助于深入理解诗人的创作风格和诗歌的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