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溧阳》

时间: 2025-01-10 23:07:02

久客问归津,如鸟脱网罗。

日夜数去程,未遑恤其他。

殷勤谢故人,送我山之阿。

舟转岸亦移,青林隔坡陀。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发溧阳 赵蕃 〔宋代〕

久客问归津,如鸟脱网罗。 日夜数去程,未遑恤其他。 殷勤谢故人,送我山之阿。 舟转岸亦移,青林隔坡陀。

白话文翻译:

长期客居在外,询问归家的路,如同鸟儿挣脱了罗网。 日夜计算着离开的行程,没有时间顾及其他。 衷心感谢老朋友,送我到山的那一边。 船只转弯,岸也随之移动,青翠的树林隔着起伏的山坡。

注释:

  • 久客:长期在外的人。
  • 归津:归家的路。
  • 网罗:比喻束缚。
  • 未遑:没有时间。
  • 殷勤:热情周到。
  • 山之阿:山的那一边。
  • 坡陀:起伏的山坡。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蕃(1143-1229),字昌父,号章泉,宋代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写山水田园之景,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感慨。这首诗可能是在他长期客居后,得到朋友帮助准备归家时所作,表达了对自由的向往和对朋友的感激之情。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在赵蕃长期客居后,得到朋友帮助准备归家时所作。诗中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的向往和对朋友的感激之情。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表达了诗人长期客居后归家的喜悦和对朋友的感激。首两句用“如鸟脱网罗”比喻自己长期被束缚后的解脱,形象生动。中间两句写日夜计算行程,突出了归家的急切心情。最后两句通过“舟转岸亦移,青林隔坡陀”的描写,展现了归途中的景色,增添了诗的意境美。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流畅,是一首优秀的归乡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久客问归津”:长期客居在外的人询问归家的路。
  2. “如鸟脱网罗”:比喻自己长期被束缚后的解脱,如同鸟儿挣脱了罗网。
  3. “日夜数去程”:日夜计算着离开的行程,突出了归家的急切心情。
  4. “未遑恤其他”:没有时间顾及其他事情,强调了归家的紧迫性。
  5. “殷勤谢故人”:衷心感谢老朋友的热情帮助。
  6. “送我山之阿”:朋友送我到山的那一边,表达了朋友的支持和帮助。
  7. “舟转岸亦移”:船只转弯,岸也随之移动,描绘了归途中的动态景象。
  8. “青林隔坡陀”:青翠的树林隔着起伏的山坡,增添了诗的意境美。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鸟脱网罗”用鸟儿挣脱罗网比喻自己长期被束缚后的解脱。
  • 拟人:“舟转岸亦移”将岸的移动拟人化,增添了诗的生动性。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表达长期客居后归家的喜悦和对朋友的感激。通过生动的比喻和拟人手法,诗人描绘了归途中的景象,传达了对自由的向往和对友情的珍视。

意象分析:

  • “鸟脱网罗”:象征自由和解脱。
  • “日夜数去程”:象征归家的急切心情。
  • “青林隔坡陀”:象征归途中的自然美景。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如鸟脱网罗”比喻了什么? A. 自由 B. 束缚 C. 解脱 D. 飞行
  2. “殷勤谢故人”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什么情感? A. 感激 B. 疏远 C. 冷漠 D. 嫉妒
  3. “青林隔坡陀”描绘了什么景象? A. 城市 B. 山林 C. 海洋 D. 沙漠

答案:1. C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送别》: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
  • 杜甫《月夜忆舍弟》:表达了诗人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诗词对比:

  • 王维《送别》与赵蕃《发溧阳》:两者都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感激和依依惜别之情,但王维的诗更多地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欣赏,而赵蕃的诗则更多地表达了对自由的向往。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赵蕃的诗作,并提供了详细的注释和解析。
  • 《宋代诗歌研究》:对宋代诗歌进行了全面的研究,包括赵蕃的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