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老眼看花抵雾中,寥寥鼻观与香通。水仙蜕去梅成实,只有山矾印此风。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在老眼中,看花如同在雾中,稀疏的鼻观与花香相通。水仙花凋谢后梅花结果,只有山矾花能印证这种风情。
注释:
字词注释:
- 老眼:老年人的眼睛,此处指作者自己。
- 抵:如同。
- 雾中:比喻视线模糊。
- 寥寥:稀少。
- 鼻观:指通过鼻子感受。
- 香通:香气相通。
- 水仙:一种花卉。
- 蜕去:凋谢。
- 梅成实:梅花结果。
- 山矾:一种花卉。
- 印:印证,体现。
- 此风:这种风情。
典故解析:
- 无特定典故,主要通过自然景物表达情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蕃(1143-1229),字昌父,号章泉,宋代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写景抒情,表达了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慨。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赵蕃晚年所作,通过对花卉的观察,表达了对自然变化的感慨和对生命循环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不同花卉的生命周期,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界变化无常的感慨。首句“老眼看花抵雾中”描绘了老年视力模糊,看花如同在雾中的情景,寓意生命的模糊与不确定性。第二句“寥寥鼻观与香通”则通过嗅觉感受花香,强调了感官的直接体验。后两句“水仙蜕去梅成实,只有山矾印此风”通过对水仙、梅花和山矾的描述,展现了自然界中花卉的更迭,以及只有山矾花能印证这种风情的独特性。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和对生命循环的哲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老眼看花抵雾中”:通过“老眼”和“雾中”的比喻,表达了老年视力模糊,看花如同在雾中的情景,寓意生命的模糊与不确定性。
- “寥寥鼻观与香通”:通过“寥寥”和“香通”的描述,强调了感官的直接体验,即通过鼻子感受花香。
- “水仙蜕去梅成实”:通过“水仙蜕去”和“梅成实”的对比,展现了自然界中花卉的更迭。
- “只有山矾印此风”:通过“只有”和“印此风”的表达,强调了山矾花的独特性,以及它能够印证这种风情的特殊地位。
修辞手法:
- 比喻:“老眼看花抵雾中”中的“抵雾中”比喻视力模糊。
- 对比:“水仙蜕去梅成实”中的“水仙蜕去”和“梅成实”形成对比,展现自然界的变化。
主题思想:
- 整首诗通过对花卉的观察,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界变化无常的感慨,以及对生命循环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老眼:老年人的眼睛,象征生命的衰老。
- 雾中:视线模糊,象征生命的模糊与不确定性。
- 水仙:一种花卉,象征生命的短暂。
- 梅成实:梅花结果,象征生命的延续。
- 山矾:一种花卉,象征生命的独特性和持久性。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老眼看花抵雾中”中的“抵雾中”比喻什么? A. 视力模糊 B. 花香 C. 自然变化 D. 生命循环
- 诗中“水仙蜕去梅成实”表达了什么? A. 生命的短暂 B. 生命的延续 C. 生命的独特性 D. 生命的模糊与不确定性
- 诗中“只有山矾印此风”中的“印此风”指的是什么? A. 印证这种风情 B. 印证生命的短暂 C. 印证生命的延续 D. 印证生命的模糊与不确定性
答案:
- A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通过自然景物表达对生命和时光的感慨。
- 王安石《梅花》:通过对梅花的描写,表达了对坚韧不拔精神的赞美。
诗词对比:
- 赵蕃的《十一日 其一》与苏轼的《和子由渑池怀旧》都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对生命和时光的感慨,但赵蕃的诗更侧重于对花卉生命周期的观察和思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赵蕃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和创作背景。
- 《宋代诗词鉴赏辞典》:提供了对宋代诗词的详细解析和鉴赏,有助于深入理解赵蕃的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