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眠墨梅》

时间: 2025-04-27 21:05:55

江南一枝春,岁久暗香灭。

怪得深夜寒,荒村映残雪。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龙眠墨梅
作者: 张元干 〔宋代〕

江南一枝春,岁久暗香灭。
怪得深夜寒,荒村映残雪。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江南春天的情景,随着时间的推移,梅花的香气渐渐消失,令人感到惋惜。尤其是在深夜的寒风中,那荒凉的村庄映衬着残存的雪,让人更加感受到春天的凋零与孤寂。

注释:

  • 江南:指中国南方水乡,以温暖湿润的气候著称,春天的气息浓厚。
  • 一枝春:诗句中提到的“一枝春”,可能指的是梅花,象征着春天的到来。
  • 岁久:岁月久远,时间的推移。
  • 暗香灭:梅花的香气在时间的流逝中逐渐消失。
  • 怪得:感叹、奇怪,表示对现象的惊讶。
  • 深夜寒:深夜的寒冷,强调环境的冷清。
  • 荒村:荒凉的村庄,象征着孤独和寂寞。
  • 残雪:指冬天遗留的雪,反映出时节的更替。

典故解析:

这首诗没有直接引用特定的历史典故,但“梅花”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坚韧和高洁,常与春天、新生联系在一起。梅花在寒冬中绽放,寓意着在困境中不屈不挠的精神。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张元干,宋代诗人,以其清丽脱俗的诗风著称。他的诗作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感受,尤其擅长描写江南的风景。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宋代,正值南宋时期,社会动荡,文化繁荣。诗人通过梅花的凋零,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与对生命无常的思考。

诗歌鉴赏:

《龙眠墨梅》通过简单的自然景象,展现出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失落。诗的开头提到“江南一枝春”,这是对春天的美好向往。然而,随着“岁久暗香灭”的描写,梅花的香气逐渐消散,象征着人生的短暂和美好的事物终将消逝。接下来的“怪得深夜寒”,则通过对寒冷夜晚的描绘,加深了这种孤寂的氛围,突显出春天的残酷与无情。最后一句“荒村映残雪”,将整个画面定格在一个荒凉的村庄,给人一种无尽的寂寥感。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致描写,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慨和对美好时光的追忆,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江南一枝春": 描述江南春天的美好,一枝梅花象征着春的到来。
    • "岁久暗香灭": 随着时间的推移,梅花的香气渐渐消失,暗示美好的事物终将逝去。
    • "怪得深夜寒": 表达对夜晚寒冷环境的感叹,突显孤独感。
    • "荒村映残雪": 荒凉的村庄与残雪相映成趣,增强了诗的意境。
  •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江南一枝春”和“岁久暗香灭”形成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梅花、荒村、残雪等意象,充满了象征意义,传达了诗人的情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主要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以及在孤独与寒冷中的无奈与思索。

意象分析:

  • 梅花:象征着春天的来临和生命的希望,然而在这里也代表了短暂与消逝。
  • 荒村:象征孤独与寂寞,反映出诗人内心的感受。
  • 残雪:代表着冬天的结束和春天的来临,同时也暗示着时间的流逝。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江南”指的是哪个地区?
    A. 北方
    B. 南方
    C. 西方
    D. 东方

  2. “岁久暗香灭”中的“暗香”指的是什么?
    A. 隐藏的美好
    B. 消失的香气
    C. 一种花
    D. 寒冷的气息

  3. 诗中“荒村映残雪”给人什么样的感觉?
    A. 热闹
    B. 欢乐
    C. 寂寞
    D. 繁华

答案

  1. B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梅花》 - 王安石
  • 《白梅》 - 李清照

诗词对比

  • 王安石的《梅花》同样描绘了梅花的坚韧,但更加突出梅花在寒冷中的顽强生长。而张元干的《龙眠墨梅》则更侧重于对美好事物失去的感伤与孤寂的体验,两者虽同为梅花题材,却传达了不同的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总集》
  • 相关研究论著与评论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