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咏》

时间: 2025-04-27 06:25:46

宦途所至尚偷闲,何况湖边昼掩关。

未爱好风吹醉袖,且贪微雨养盆山。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宦途所至尚偷闲,何况湖边昼掩关。
未爱好风吹醉袖,且贪微雨养盆山。

白话文翻译:

在仕途上行走的我,尚且能偷得一些闲暇,何况是在湖边轻松地关上门窗。
我并不特别喜欢那风吹得我衣袖醉意朦胧,而是贪恋那微雨滋润盆栽的山石。

注释:

  • 宦途:指官场或仕途。
  • 偷闲:指在忙碌中寻找闲暇。
  • 昼掩关:指在白天把门关上,意味着隐居或安静的生活。
  • 未爱:不喜欢。
  • 微雨:细小的雨。
  • 养盆山:指用雨水滋养盆栽的山石。

典故解析:

这首诗并没有涉及特定的历史典故,但“宦途”与隐逸生活的对比体现了当时士人的普遍心态,反映了对官场生活的厌倦与对自然闲适生活的向往。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陆游(1125-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诗人,历史学家,爱国主义者。他的诗歌题材广泛,风格豪放、清新,尤其擅长抒情与咏史。
  •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陆游晚年,正值国家动荡,诗人身处宦海浮沉中,常常感到无奈与孤独,因此更向往自然与闲适生活。

诗歌鉴赏:

陆游的这首《杂咏》展示了他在忙碌的官场生活中对闲暇的渴望。诗的开头“宦途所至尚偷闲”,表明即使在仕途上奔波,陆游依然能够找到片刻的宁静。而“何况湖边昼掩关”则暗示了他对隐居生活的向往,湖边的生活象征着宁静与自然的和谐。接下来的两句“未爱好风吹醉袖,且贪微雨养盆山”则通过对风雨的描写,反映了诗人不追求外在的醉意,而是珍惜那种细雨滋润万物的宁静感受。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与对内心平静的追求,具有深刻的哲理和强烈的个人情感。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宦途所至尚偷闲”:即使身处官场,我仍能找到片刻的闲暇。
    • “何况湖边昼掩关”:更何况是在湖边,白天安心地关上门窗,享受宁静。
    • “未爱好风吹醉袖”:我并不特别喜欢那风吹得我衣袖醉意朦胧。
    • “且贪微雨养盆山”:而是贪恋那细雨滋润盆栽的山石,体现了对自然的亲近。
  • 修辞手法:诗中运用了对比手法,突出仕途与自然的差异,同时,拟人化的描写使风与雨更具情感,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生活的向往和对官场生活的无奈,体现了他内心对宁静、自足生活的渴望。

意象分析:

  • 湖边:象征着宁静与隐逸生活。
  • 微雨:细致入微的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小雨滋养万物的喜爱。
  • 盆山:象征着自然的美好与和谐,展现了诗人对山水的热爱。

互动学习:

  • 诗词测试
    1. 诗中“宦途”指的是什么?
      • A. 官场生活
      • B. 乡村生活
      • C. 商业活动
    2. 诗人喜欢哪种天气?
      • A. 风
      • B. 微雨
      • C. 晴天
    3. 诗的主题是什么?
      • A. 官场生活的乐趣
      • B. 自然与闲适的向往
      • C. 家庭的温暖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孟浩然《春晓》
  • 诗词对比

    •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描绘了隐逸与自然的和谐,展现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向往,情感基调相似。
    • 孟浩然的《春晓》则鲜明地展示了春天的美好与生机,体现了另一种对自然的热情。

参考资料:

  • 《陆游诗文集》
  • 《宋代诗人研究》
  • 《中国古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