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宾客挽歌三首》

时间: 2025-01-11 13:01:58

自昔居门下,游观必许偕。

岂将千里别,遂入九泉乖。

已恨霜松折,行嗟玉树埋。

苍生空有望,丹旐不胜怀。

曩日言归里,飞章愿乞骸。

今朝赤松畔,烟垅对苍崖。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谢宾客挽歌三首
作者:梅尧臣

自昔居门下,游观必许偕。
岂将千里别,遂入九泉乖。
已恨霜松折,行嗟玉树埋。
苍生空有望,丹旐不胜怀。
曩日言归里,飞章愿乞骸。
今朝赤松畔,烟垅对苍崖。

白话文翻译:

自从你在我门下时,我们总是一起游玩,
怎能想象今日的千里别离,竟让你入了九泉。
我已为那霜松的折断而遗憾,
也为那玉树的埋葬而叹息。
世人对你依然寄予期望,
我心中的丹旐(红色的旗帜)也无法承受这份怀念。
之前还说要回家乡,
如今却在赤松树下,面对苍崖,感慨万千。

注释:

  • 门下:指门庭,古代学者的门下指的是接受弟子或宾客的地方。
  • 游观:游玩观赏。
  • 九泉:指阴间,借以说明已故。
  • 霜松:指松树,因霜而折,象征生命的脆弱。
  • 玉树:比喻美好的事物或人。
  • 苍生:指普通百姓,表达对亡者的感慨与遗憾。
  • 丹旐:红色的旗帜,象征追思与怀念。

典故解析:

  • 九泉:在古代文学中常用来指代阴间或亡者的去世之处,表现生与死的对立。
  • 霜松玉树:传统文化中常用来象征美好的事物与生命的无常。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梅尧臣(1002年-1060年),字子云,号香山,宋代著名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风格和对生活的深切感悟而著称。
  •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梅尧臣的友人去世之际,表达了对朋友的怀念和对生死无常的感慨。在宋代,人与人之间的情谊被极为看重,诗人通过挽歌的形式,寄托对逝者的无限怀念。

诗歌鉴赏:

梅尧臣的《谢宾客挽歌三首》以其深切的情感表达和优美的意象而令人动容。整首诗以一种沉痛的心情,描绘了生离死别的悲哀。诗的开头,回忆往昔,描绘与友人共同游玩的快乐时光,令人倍感温暖。然而,随即转入对死亡的沉痛感受,“千里别”与“九泉乖”的对比,勾勒出人生的脆弱与无常。诗中“已恨霜松折,行嗟玉树埋”两句,既有对逝去美好的惋惜,也反映了对生命的思考与感慨。尤其是“苍生空有望,丹旐不胜怀”,更是将对逝者的怀念与对世间生灵的感慨结合在一起,展现出诗人心中深邃的忧伤与无奈。最末几句描绘诗人心境的变化,站在赤松树下,面对苍崖,愈发显得孤独与沉重,仿佛在向天地倾诉自己的思念之情。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自昔居门下:自从你在我这里时。
    • 游观必许偕:我们总是一起游玩观赏。
    • 岂将千里别:怎能想象千里之遥的别离。
    • 遂入九泉乖:却让你进入了阴间。
    • 已恨霜松折:已为霜松的折断感到遗憾。
    • 行嗟玉树埋:为玉树的埋葬而叹息。
    • 苍生空有望:世人对你依然有期待。
    • 丹旐不胜怀:我心中的怀念难以承受。
    • 曩日言归里:之前我们还说要回乡。
    • 飞章愿乞骸:如今却在此向天祈求你的归来。
    • 今朝赤松畔:此刻我在赤松树旁,
    • 烟垅对苍崖:面对苍崖,感慨万千。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友人的死亡比作千里别离,生动形象。
    • 对仗:如“霜松折”和“玉树埋”,对比鲜明,增强了情感的表达。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逝去友人的深切怀念,反映了生死离别的无奈与生命的脆弱,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与人生哲思。

意象分析:

  • 霜松:象征生命的脆弱和无常。
  • 玉树:代表美好和珍贵的事物,寓意逝者的美好回忆。
  • 苍生:反映对普通百姓的关怀与思考。
  • 丹旐:象征对逝者的追思与怀念,表达了强烈的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九泉”指的是什么? A. 陽間
    B. 陰間
    C. 天堂
    D. 地下

  2. 诗人对逝者的感情是怎样的? A. 忘记
    B. 怀念
    C. 轻视
    D. 高兴

  3. “苍生空有望,丹旐不胜怀”中“丹旐”象征什么? A. 旗帜
    B. 记忆
    C. 期待
    D. 伤痛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李白《夜泊牛津怀古》

诗词对比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同样表达了对逝去亲人的怀念,二者虽情感相似,但梅尧臣更注重对友人美好回忆的描绘,而杜甫则更为沉重和忧伤。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梅尧臣研究》
  • 《古代诗词鉴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