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郑编修》
时间: 2025-02-04 15:46:20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送郑编修
作者: 姚勉 〔宋代〕
文章得印天尝靳,
家世传灯古亦疏。
幸甚迁能紬石室,
惜哉昶亦误银车。
君今自是人龙子,
名复高横荐鹗书。
读饱邺侯三万轴,
放高通德旧门闾。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对郑编修的送别之情。诗中提到郑编修的文章受到了天子的欣赏,家世也源远流长,但却因古老的传承显得有些疏远。幸好他能够将自己的才华和学识在石室中延续下来,但可惜的是,昶(可能指一个人名)却误了他的前程。现在的君子你是人中龙凤,名声也高不可攀,犹如苍鹰一样飞翔。你已经读过邺侯的三万卷书,放眼望去,德才兼备的旧门第依旧在。
注释
- 靳: 古代的封号或称谓,常指受重视的人。
- 迁: 指迁移或转变,可能暗含郑编修的变化。
- 银车: 指高官厚禄,象征着权力与地位。
- 龙子: 常指优秀的人才,在这里形容郑编修的非凡。
- 邺侯: 指古代邺城的侯爵,邺侯以其学问渊博而闻名。
- 通德: 可能指通达于德行,寓意深厚的修养与道德。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姚勉是宋代的一位诗人,以其清新婉约的诗风和深厚的学识著称。他的作品多表现对友人的关怀和对理想的追求。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宋代,正值社会风气渐趋开放,知识分子地位不断提升的时期。郑编修可能是一位年轻的文士,姚勉对他的前途寄予厚望。
诗歌鉴赏
《送郑编修》这首诗通过对郑编修的赞美,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关心与祝福。开头两句以“文章得印天尝靳,家世传灯古亦疏”引入,强调了郑编修的才华与家世背景,展现出他在文坛中的地位。接着,诗人对郑编修的未来表达了期待与祝福,尤其是“君今自是人龙子,名复高横荐鹗书”,将郑编修的潜力与成就比作龙凤,突显其卓越与非凡。
诗中间的“幸甚迁能紬石室,惜哉昶亦误银车”则表达了对机遇和前程的思考,石室象征着隐秘的学问殿堂,而银车则是权力的象征,暗含对郑编修未来的期许与担忧。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体现出作者对友人的深厚情谊与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文章得印天尝靳: 文章受到皇帝的欣赏,表明郑编修的才能。
- 家世传灯古亦疏: 家族背景深厚,但与当今的联系不够紧密。
- 幸甚迁能紬石室: 幸好他能在石室(学术环境)里继续发展。
- 惜哉昶亦误银车: 可惜的是,昶(某人)却错失了显达的机会。
- 君今自是人龙子: 你如今已是人中龙凤,潜力无限。
- 名复高横荐鹗书: 名声高扬,如同苍鹰般翱翔于书海。
- 读饱邺侯三万轴: 你已通读邺侯的三万卷书,学识渊博。
- 放高通德旧门闾: 继续发挥才华,进入德才兼备的旧门第。
修辞手法
- 比喻: 通过“人龙子”与“银车”比喻郑编修的优秀与机会。
- 对仗: 诗句之间形成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着对郑编修的赞美与祝福,表达了对才华与德行的重视,同时也反映了对个人前途的思考与期待。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石室: 象征学术与探求真理的场所。
- 银车: 权力与地位的象征。
- 龙子: 优秀人才的象征。
- 邺侯: 代表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与学识。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银车”象征什么? A. 学问
B. 权力
C. 财富
答案: B -
“幸甚迁能紬石室”中的“石室”指代什么? A. 书房
B. 学术环境
C. 家庭
答案: B -
诗人对郑编修的态度是? A. 批评
B. 赞美
C. 忽视
答案: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 《赠花卿》- 杜甫
诗词对比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同样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与期待,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两首诗均表现了诗人对友人未来的关心,但风格上各有千秋,王勃的作品更为豪放,姚勉则更加细腻。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古诗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