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珠帘·有约》
时间: 2025-01-26 00:22:36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江南汀沚多兰茝。看生来不是寻常珠蕾。十五有余年,能把浮云摆。人道陈平虽冠玉,负不负休从人绐。非绐。只岭表孤亭,朝云长在。纵说福地春长,才名花绰约,忽消光彩。谁解驻光阴,恐费钱难买。携手回阑原有约,曾笑道三年姑待。休待。又绿叶成阴,怕空贻悔。
白话文翻译:
江南的水边常常盛开着兰草,看看这些兰草,生长得并非普通的珠蕾。时光已经过去十五个春秋,能够把浮云驱散。人们说陈平虽然身戴美玉,但究竟是负心还是不负心,都是随人而论。并不是欺骗。只是在山岭上孤零零的亭子,清晨的云彩总是萦绕。虽然有人说这是福地,春天永驻,才子佳人的风姿绰约,却也忽然消去光彩。谁能驻留光阴,恐怕费钱也难以买到。携手回到阑外,我们曾有约定,笑言三年再等。别再等待,绿叶已经成荫,恐怕会留下空虚的悔恨。
注释:
- 汀沚:水边的小洲或小滩。
- 兰茝:兰花与其他草木的合称,象征美好与芬芳。
- 浮云:比喻虚幻的事物或心情,浮躁不定。
- 陈平:汉代著名的政治家,传说中身材矮小但才智出众,常被用作负心的比喻。
- 福地:指风水宝地,寓意美好的环境。
- 光阴:时间,常指流逝的岁月。
- 回阑:指回到当初约定的地方。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曾廉(生卒年不详),清代诗人,擅长书法和诗词,作品多表现江南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情怀。他的诗风细腻而富有情感,常常融入个人的思考与感悟。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清代,反映了诗人对时光流逝、人生无常的感慨,同时也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追忆与渴望。诗中所描绘的江南景致,饱含了诗人对故土的深情。
诗歌鉴赏:
《真珠帘·有约》是一首充满感慨的诗作,通过描绘江南特有的自然景观,表现了对青春流逝和人事变迁的深刻思考。诗的开头描绘着生机盎然的江南水边,兰草的清香与珠蕾的珍贵形成鲜明对比,象征着人们对美好事物的追求。接着,诗人回忆起过去的岁月,感慨浮云般的青春转瞬即逝,暗示着时间的无情和无法逆转的现实。
在这首诗中,陈平的典故被引入,表达了对情感的怀疑和对人心的思索。诗中提到的“福地春长”,既是对美好环境的描绘,也反映了人们对理想生活的向往。然而,诗人意识到即便在这样理想的环境中,光辉也会消逝,令人唏嘘。
最后,诗人表达了对未来的忧虑与期盼,携手约定的情感充满了温暖,却又透着一丝无奈。诗中反复提到的“休待”,恰恰是对时间流逝的警醒,提醒人们珍惜当下,莫让美好时光白白流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江南汀沚多兰茝。 - 描绘江南水边的兰花,展现了自然之美。
- 看生来不是寻常珠蕾。 - 兰花的生长与普通花朵不同,暗示其珍贵和独特。
- 十五有余年,能把浮云摆。 - 形容时光流逝,反映了对青春的怀念。
- 人道陈平虽冠玉,负不负休从人绐。 - 引用历史人物陈平,探讨人心的真伪。
- 非绐。只岭表孤亭,朝云长在。 - 否定欺骗的说法,强调孤独与宁静的美。
- 纵说福地春长,才名花绰约,忽消光彩。 - 美好的环境与人事的变迁,暗示美好终将消逝。
- 谁解驻光阴,恐费钱难买。 - 反思时间的流逝,感叹难以挽留。
- 携手回阑原有约,曾笑道三年姑待。 - 回忆曾经的约定,表达对未来的期待。
- 休待。又绿叶成阴,怕空贻悔。 - 再次强调珍惜当下,警惕时光的流失。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浮云”象征短暂的青春与事物。
- 对仗:如“福地春长”对“才名花绰约”,形成音韵的美感。
- 反复:如“休待”,强调对时间的珍惜。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对青春和美好的追忆,同时强调珍惜眼前的时光。诗人在自然与人事之间的思索,表达了对生活的深切理解。
意象分析:
- 兰草:象征着纯洁与美好。
- 浮云:代表着虚幻与无常。
- 孤亭:暗示孤独和宁静的思考空间。
- 光阴:时间的流逝,人生的短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陈平”在历史上是何人? A. 汉代著名政治家 B. 唐代诗人 C. 宋代书法家
-
“江南汀沚”的意象主要表现了什么? A. 江南的风光 B. 诗人的感情 C. 对历史的回忆
-
诗中反复提到的“休待”主要表达了什么? A. 对未来的期待 B. 对时间的珍惜 C. 对往事的回忆
答案:
- A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月下独酌》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可以将曾廉的《真珠帘·有约》与李白的《月下独酌》进行比较,二者都表现了对时光的感慨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但曾廉更注重人事的无常,而李白则倾向于孤独的自我抒发。通过对比,能够更深入理解两位诗人的情感世界和艺术风格。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