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珠帘》
时间: 2025-01-11 01:17:10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凄凉院宇孤眠客。听城头玉漏沉沉三滴。帐影模糊,一点银灯未黑。多少征鸿嘹呖过,但记他故人消息。悽侧。漫推窗注目,霜寒露白。脉脉。未堪追忆。想凤楼憔悴,别怀谁识。落叶与西风,又一番萧瑟。泪湿红绵金枕冷,纵有梦何曾成得。愁寂。怕相思切处,粉云遥隔。
白话文翻译
在这凄凉的院子里,我孤独地睡着。听见城头的钟声滴答,沉沉地响着三下。帐子里的影子模糊不清,只有一盏银灯还没有熄灭。多少大雁在空中哀鸣飞过,但我只记得老朋友的消息。心里感到忧愁和惆怅。随意推窗凝视,霜寒露冷。心中脉脉温情,却无法追忆往事。想起那凤楼的憔悴,不知离别的那人是否还记得我。落叶在西风中飘零,又是一片萧瑟。泪水湿润了红色的绵被,金色的枕头冰冷,纵使做了梦又能如何。愁苦寂寞,害怕在思念中切身感受,那遥远的云彩把我们隔开。
注释
- 玉漏:古代计时器,形似玉制,滴水声响,象征时间流逝。
- 征鸿:指大雁,常用来象征离别与思乡。
- 凤楼:传说中的楼阁,以美丽和高贵著称,象征着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 粉云:指柔软的云彩,象征着思绪的缥缈。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俞士彪,清代诗人,生于明末,卒于清初。他的诗歌风格多样,受传统文化影响深厚,擅长以细腻的情感描绘人生的悲欢离合。
创作背景
《真珠帘》创作于诗人生活的动荡时期,用以表达对故人和往事的追忆,反映了他在孤独中对人生和爱情的感慨。
诗歌鉴赏
《真珠帘》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诗篇,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惆怅。开篇以“凄凉院宇”引入,营造出一种孤寂的氛围,立刻引起读者的共鸣。接着,诗人通过“听城头玉漏沉沉三滴”的描写,暗示时间的无情流逝,加深了孤独的感觉。
诗中的意象丰富而生动,“帐影模糊,一点银灯未黑”,在微弱的灯光下,诗人的孤独感愈加显著。接下来,诗人以“多少征鸿嘹呖过”来引入对故人的思念,展现了对过往的追忆与怀念。而“想凤楼憔悴,别怀谁识”,则进一步加深了对旧情的惆怅和无奈。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映射出内心的情感波动。落叶、霜寒、露白等意象,交织出一种深沉的孤独感,令人感同身受。最后一句“怕相思切处,粉云遥隔”,则将思念与距离结合,表现出对爱与失落的无奈。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凄凉院宇孤眠客:描绘了诗人在凄凉的院子里孤独地睡觉,突出孤独的主题。
- 听城头玉漏沉沉三滴:通过滴水声暗示时间的流逝,增强孤独感。
- 帐影模糊,一点银灯未黑:微弱的灯光传达出夜晚的孤寂。
- 多少征鸿嘹呖过:通过大雁的飞过,象征离别与思乡。
- 但记他故人消息:表达对旧友的怀念。
- 漫推窗注目,霜寒露白:推窗望外,感受寒冷,加深情感。
- 未堪追忆:无法回忆往事。
- 想凤楼憔悴,别怀谁识:对往事的感慨与无奈。
- 落叶与西风,又一番萧瑟:自然景象反映情感的萧瑟。
- 泪湿红绵金枕冷:用泪水湿润被褥,表现内心的苦涩。
- 纵有梦何曾成得:梦境无法实现,表达对现实的无奈。
- 愁寂:情感的总结,突出孤独感。
- 怕相思切处,粉云遥隔:思念与距离的结合,表达无奈之情。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凤楼憔悴”,用美丽的象征来反衬内心的凄凉。
- 拟人:将自然景象赋予情感,使诗歌更具生动性。
- 对仗:如“泪湿红绵金枕冷”,增强诗歌的音乐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故人深切的思念与孤独的感受,蕴含着对过往美好时光的追忆与对现实无情的感慨,折射出人对情感与时间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院宇:象征孤独与寂寞。
- 银灯:象征希望与温暖。
- 征鸿:象征离别与思乡。
- 霜寒露白:象征冷清的环境与内心的愁苦。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玉漏”指的是什么?
- A. 水滴
- B. 钟表
- C. 计时器
- D. 灯具
-
“多少征鸿嘹呖过”中的“征鸿”指的是什么?
- A. 大雁
- B. 燕子
- C. 鸟儿
- D. 蝉
-
诗中提到的“凤楼”象征着什么?
- A. 朋友
- B. 美好的事物
- C. 远方
- D. 自然
答案:
- C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月下独酌》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 白居易的《长恨歌》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月下独酌》相比,俞士彪的《真珠帘》更加强调个人的孤独感与思念,而李白则表现出对酒的恣意与豪放。两者在情感表达上各有特色,共同反映了古人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悟。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诗词中的情感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