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街行》
时间: 2025-02-04 15:46:55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御街行
作者: 顾贞观 〔清代〕
才华杜曲知名早。看即起,明光草。
旗亭绝唱拥三姝,合领袖升平年少。
偏生谢却,五陵裘马,别展闲襟抱。
湘波窸地无尘到。随意把,芸香较。
一泓如水鉴菱寒,独自个与谁同笑。
只应吟对,杏花春雨,暗忆江南好。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才华横溢的人在杜甫的曲子中迅速成名的情景。看起来就像是小草在春光明媚的日子里悄然生长。
在一个热闹的酒亭里,三个美丽的女子为他伴奏,显得年轻而朝气蓬勃。可惜的是,他却拒绝了华丽的五陵马裘,选择了风轻云淡的生活。
湘江的波涛轻轻荡漾,水面上没有任何尘埃。他随意地品味着香气扑鼻的花草,一池清水映照着菱角的寒影,孤独地笑着,心中无人与之分享。
他只是在吟唱着杏花春雨的美好,暗自怀念那江南的绝佳风光。
注释
- 杜曲:指的是杜甫的诗歌,杜甫是唐代著名的诗人。
- 明光草:春天阳光明媚,草木生长。
- 旗亭:指的是酒家、酒楼。
- 五陵裘马:指的是华丽的衣物和骏马,象征富贵。
- 湘波:湘江的波涛,代表自然风光。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顾贞观(1622-1688),清代诗人,生于明末,长于清初,他的诗作风格流畅自然,常常描写自然景色与人情世态。
创作背景
这首《御街行》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与文化复兴的时期,诗人通过对自然与生活的描绘,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御街行》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清新的意境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理想的追求。开头以“才华杜曲知名早”引入,暗示着诗人的才华与名声。接着提到的“明光草”,则描绘出一种生机勃勃的春天意象,象征着年轻与希望。
诗中的“旗亭绝唱拥三姝”描绘了一个热闹的场景,三位美丽女子的伴奏使整个场面充满了活力与欢快。诗人却选择拒绝华丽的生活,以“偏生谢却,五陵裘马”表现出他对浮华生活的淡然。
“湘波窸地无尘到”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清澈的水面映照着他的孤独与思考。最后,以“杏花春雨”结尾,表达了他对江南美好生活的怀念,显示了对理想生活的渴望与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才华杜曲知名早:他因才华而声名远播,像杜甫的诗歌一样受到赞誉。
- 看即起,明光草:一看就令人振奋,春光明媚,草木生长。
- 旗亭绝唱拥三姝:在酒亭中,三位美丽女子的歌声动人心弦。
- 合领袖升平年少:他们的歌声让人感受到年轻的活力与希望。
- 偏生谢却,五陵裘马:他却选择拒绝奢华的生活。
- 别展闲襟抱:选择一种悠闲的心态。
- 湘波窸地无尘到:湘江的波涛轻轻流淌,宁静无尘。
- 随意把,芸香较:他随意地品味着自然的香气。
- 一泓如水鉴菱寒:清水如镜,映照着菱角的寒影。
- 独自个与谁同笑:孤独地笑着,心中无人与之分享。
- 只应吟对,杏花春雨:吟唱杏花春雨的美好。
- 暗忆江南好:心中暗自怀念江南的美好。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湘波窸地”比喻宁静的自然。
- 对仗:如“才华杜曲、明光草”形成对称。
意象分析
- 杜曲:象征文化与才华。
- 明光草:象征春天与生机。
- 旗亭:象征人际交往与社交生活。
- 五陵裘马:象征奢华与浮华生活。
- 湘波:象征宁静与自然。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御街行》的作者是谁?
- A. 杜甫
- B. 顾贞观
- C. 李白
-
诗中提到的“明光草”象征什么?
- A. 秋天的草
- B. 春天的生机
- C. 冬天的雪
-
诗人在生活中选择什么样的态度?
- A. 追求奢华
- B. 追求平淡
- C. 追求名利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江花月夜》: 张若虚的诗,描绘了美丽的自然景色,表达了离愁别绪。
- 《江南春》: 孟浩然的诗,展现了江南春天的生机与美丽。
诗词对比
- 《静夜思》 vs. 《御街行》:两首诗都表现了对故乡的思念,但《静夜思》侧重于个人情感,而《御街行》更多描绘了生活的态度与对理想的向往。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顾贞观研究》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杜甫与唐诗的文化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