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小白奖周室,夷吾致其君。各竭当时力,未免后儒言。骏马日千里,壮士举百钧。更欲加勉策,折髀与摧辕。
白话文翻译:
小白辅佐周室,夷吾使他的君主显赫。他们各自尽到了当时的努力,但仍不免被后来的儒者评说。骏马一日能行千里,壮士能举起百钧的重物。如果还想更加努力鞭策,可能会导致折断大腿或摧毁车辕。
注释:
- 小白:指春秋时期齐国的管仲,名小白。
- 奖:辅助、帮助。
- 周室:指周朝的朝廷。
- 夷吾:指春秋时期齐国的鲍叔牙,名夷吾。
- 竭:尽、用尽。
- 后儒:后来的儒者、学者。
- 骏马日千里:形容马跑得极快。
- 壮士举百钧:形容力气极大,钧为古代重量单位,一钧等于三十斤。
- 折髀:折断大腿。
- 摧辕:摧毁车辕,指车辆损坏。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舜民,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流传较广,风格多以抒怀、咏史为主。此诗通过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反映了作者对历史功过的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是在作者对历史人物进行反思时所作,通过对管仲和鲍叔牙的评价,表达了对历史人物功过的看法,以及对后世评价的无奈。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管仲和鲍叔牙的评价,展现了作者对历史人物功过的深刻思考。诗中“小白奖周室,夷吾致其君”描绘了两位历史人物的功绩,而“各竭当时力,未免后儒言”则表达了作者对后世评价的无奈。后两句“骏马日千里,壮士举百钧。更欲加勉策,折髀与摧辕”则通过比喻,警示人们过度追求功名可能会导致自身的损害。整首诗语言简练,意蕴深远,体现了作者对历史的深刻洞察和对人生的深刻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小白奖周室,夷吾致其君”:这两句通过对管仲和鲍叔牙的功绩的描述,展现了他们的历史地位和贡献。
- “各竭当时力,未免后儒言”: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历史人物功过的看法,认为他们虽然尽力而为,但仍不免被后世评说。
- “骏马日千里,壮士举百钧”:这两句通过比喻,形容了管仲和鲍叔牙的非凡才能和巨大贡献。
- “更欲加勉策,折髀与摧辕”:这两句警示人们,过度追求功名可能会导致自身的损害。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骏马日千里,壮士举百钧”的比喻,形象地描绘了管仲和鲍叔牙的非凡才能。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如“小白奖周室,夷吾致其君”和“骏马日千里,壮士举百钧”,增强了语言的韵律美。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的评价,表达了作者对历史功过的思考,以及对后世评价的无奈。同时,诗中也蕴含了对人生追求的警示,提醒人们过度追求功名可能会导致自身的损害。
意象分析:
- 意象词汇:骏马、壮士、折髀、摧辕。
- 详细解释:骏马和壮士分别象征着管仲和鲍叔牙的非凡才能和巨大贡献,折髀和摧辕则象征着过度追求功名可能会导致的损害。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的“小白”指的是谁? A. 管仲 B. 鲍叔牙 C. 孔子 D. 孟子
- “骏马日千里”中的“千里”指的是什么? A. 马的速度 B. 马的耐力 C. 马的距离 D. 马的力量
- 诗中的“折髀与摧辕”表达了什么意思? A. 过度追求功名可能会导致损害 B. 历史人物的功绩 C. 后世评价的无奈 D. 历史人物的才能
答案:1. A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管子》:管仲的著作,可以更深入地了解管仲的思想和政策。
- 《史记》:司马迁的著作,其中对管仲和鲍叔牙有详细的记载。
诗词对比:
- 《管子》中的“牧民”篇与本诗中的管仲形象进行对比,分析管仲的政治理念和实践。
- 《史记》中的“齐太公世家”与本诗中的鲍叔牙形象进行对比,分析鲍叔牙的历史地位和贡献。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管子》:管仲的著作,了解管仲的思想和政策。
- 《史记》:司马迁的著作,了解管仲和鲍叔牙的历史记载。
- 《中国古代文学史》:了解宋代诗歌的发展和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