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太白》

时间: 2025-01-26 06:21:29

采石山头秋月明,姑孰堂下秋水清。

可恨世人皆捉月,如何偏解溺先生。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采石山头秋月明,姑孰堂下秋水清。可恨世人皆捉月,如何偏解溺先生。

白话文翻译

在采石山头,秋天的月亮明亮照耀,姑孰堂下的秋水清澈见底。可恨的是世人都在追逐虚幻的月亮,为何偏偏理解不了先生的志向。

注释

  • 采石山:地名,位于今安徽省当涂县。
  • 姑孰堂:地名,位于今安徽省当涂县。
  • 捉月:比喻追逐虚幻不实的事物。
  • 溺先生:指李白,因李白在采石矶醉酒捉月溺水而死,这里用“溺先生”代指李白。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舜民,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他的诗作多以抒发个人情感和对社会现实的感慨为主,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张舜民为了纪念唐代大诗人李白而作。李白在采石矶醉酒捉月溺水而死,张舜民借此表达对李白的怀念和对世人追逐虚幻事物的批判。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采石山头秋月和姑孰堂下秋水的描绘,营造出一种清幽的意境。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形成鲜明的对比。诗人通过对“捉月”这一行为的批判,表达了对李白高洁志向的赞赏和对世人浅薄追求的遗憾。诗中的“可恨世人皆捉月”一句,既是对李白的哀悼,也是对世人的警醒,体现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采石山头秋月明:描绘采石山头的秋月明亮,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明亮的氛围。
  2. 姑孰堂下秋水清:姑孰堂下的秋水清澈,与上句形成对比,强调自然的纯净。
  3. 可恨世人皆捉月:表达对世人追逐虚幻事物的遗憾和不满。
  4. 如何偏解溺先生:对李白的溺水而死表示哀悼,同时表达对世人无法理解李白高洁志向的遗憾。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秋月与秋水的对比,强调自然的纯净与世人的浅薄。
  • 比喻:“捉月”比喻追逐虚幻不实的事物。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对李白的怀念和对世人追逐虚幻事物的批判,表达了对高洁志向的赞赏和对现实社会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 秋月:明亮而纯净,象征高洁的志向。
  • 秋水:清澈见底,象征自然的纯净。
  • 捉月:比喻追逐虚幻不实的事物,象征世人的浅薄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捉月”比喻什么? A. 追逐虚幻不实的事物 B. 追求高洁的志向 C. 欣赏自然的美景 D. 逃避现实的责任

  2. 诗中的“溺先生”指的是谁? A. 张舜民 B. 李白 C. 杜甫 D. 王维

  3. 这首诗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A. 赞美自然的美丽 B. 批判世人的浅薄追求 C. 怀念李白的才华 D. 表达对现实的不满

答案: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月下独酌》:表达了对月亮的深情和对自由的向往。
  • 杜甫《月夜忆舍弟》:通过对月亮的描绘,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

诗词对比

  • 李白《月下独酌》与张舜民《吊太白》:两者都涉及月亮,但李白表达的是对自由的向往,而张舜民表达的是对李白的怀念和对世人的批判。

参考资料

  • 《全唐诗》:收录了李白的诗作。
  • 《宋诗选》:收录了张舜民的诗作。
  • 《中国古代文学史》:提供了宋代诗歌的背景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