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淘沙(和鲁如晦)》

时间: 2025-01-24 19:53:57

高髻堕香鬟。

遗恨眉山。

老年花似梦中看。

厌浥一枝D54C晓露,珠泪阑干。

卮酒发酡颜。

休更留残。

满城风雨麦秋寒。

余馥尚能消酒恶,谁敢包弹。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浪淘沙(和鲁如晦)
高髻堕香鬟。遗恨眉山。老年花似梦中看。
厌浥一枝晓露,珠泪阑干。卮酒发酡颜。
休更留残。满城风雨麦秋寒。
余馥尚能消酒恶,谁敢包弹。

白话文翻译:

高高的发髻倾斜,香鬟滑落。留下的遗憾如眉山般深远。
老年的花朵仿佛在梦中看见。
厌倦了沾湿的晨露,泪珠挂在栏杆上。
酒杯中散发着微醺的红晕。
别再停留在残余的酒意里。满城的风雨中,麦子在秋寒中颤抖。
那余香尚能消解醉酒的恶果,谁敢再来调侃?

注释:

  • 高髻:指高耸的发髻,古代女子的发型。
  • 香鬟:一种装饰用的发饰。
  • 遗恨:留下的遗憾。
  • 眉山:用来比喻深远的情感或思念。
  • 厌浥:厌倦了湿润的感觉。
  • 卮酒:酒杯,古代用来盛酒的器具。
  • 酡颜:脸上因饮酒而显现的红晕。
  • 包弹:指调侃或讽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之道,宋代诗人,字德修,号元白,生于北宋时期,生活在南宋之初。他的诗风清新自然,擅长描写生活中的细节与情感,常以词作表达个人情怀。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宋代,正值社会动荡、个人情感复杂的背景下,诗人通过描写个人情感的细腻,反映出对过往岁月的思索与怀念。

诗歌鉴赏:

《浪淘沙(和鲁如晦)》是一首充满感慨的词作。全词通过对高髻与香鬟的描写,展现了时光流逝带来的遗憾和伤感。诗的开头用“高髻堕香鬟”展现了女子的青春与美丽,而“遗恨眉山”则暗示了她青春逝去后的不甘与怀念。随后,诗人用“老年花似梦中看”表达了对往昔美好的追忆,透露出一种对岁月无情的感慨。

在写到“厌浥一枝晓露,珠泪阑干”时,更是将情感推向高潮,早晨的露水和眼泪交织在一起,既是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又是对现实的无奈。随着“卮酒发酡颜”,诗人又回到酒中,进行自我安慰,但“休更留残”却是一种对过往的告别,暗示着对未来的无奈与接受。

最后两句“余馥尚能消酒恶,谁敢包弹”则带有一丝反思与自嘲,余香虽能消解酒后的不快,但对过往的追忆与自我调侃,仍然是难以割舍的情感。整首词在形式上虽为豪放,内涵却蕴藏着深深的悲伤与怀念,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对情感的独特理解与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高髻堕香鬟:象征着女子的青春与美丽,发髻倾斜暗示时光的流逝。
  2. 遗恨眉山:遗憾如眉山,意在表达对过往青春的思念与惋惜。
  3. 老年花似梦中看:老年如梦,时光匆匆,仿佛在梦中看到的美好回忆。
  4. 厌浥一枝晓露:厌倦了露水的湿润,暗示对现实的不满。
  5. 珠泪阑干:眼泪如珠,情感的宣泄,表达内心的痛苦。
  6. 卮酒发酡颜:酒中微醺,反映出对生活的无奈与自我安慰。
  7. 休更留残:不再沉浸于过去的美好,意味着对未来的接受。
  8. 满城风雨麦秋寒:描绘了秋天的寒冷,暗示着生活的艰辛。
  9. 余馥尚能消酒恶:余香仍在,表明对过去的怀念。
  10. 谁敢包弹:对他人调侃的反思,带有自嘲与无奈。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老年花”比作梦境,暗示时间的流逝。
  • 拟人:将“珠泪”与“阑干”结合,赋予情感以形象。
  • 对仗:全诗结构对称,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青春与老年的对比,表达了对过往的追忆与对现实的无奈,映射出人生的变迁与情感的复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高髻:象征着青春与美丽。
  • 香鬟:代表女性的柔情与娇媚。
  • 晨露:象征着清晨的希望与生命的脆弱。
  • :象征着对现实的逃避与自我解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高髻堕香鬟”中的“香鬟”指什么? A) 酒杯
    B) 发饰
    C) 裙子
    答案:B

  2. “老年花似梦中看”中的“老年花”比喻什么? A) 青春消逝
    B) 美丽的花
    C) 生活的苦涩
    答案:A

  3. 诗中提到的“卮酒”是什么? A) 一种花
    B) 酒杯
    C) 一种乐器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苏轼的《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与李清照的《如梦令》比较,两者均表达了对逝去青春的怀念,但王之道的词更显沉重,李清照则多了一份婉约与柔情。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