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仙 其六》
时间: 2025-02-04 16:14:06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临江仙 其六
作者: 况周颐 〔清代〕
画舫重温罗绮梦,捲波风急谁知。江南大好惜年时。水香山媚妩,花靥柳腰肢。可有青衫供换泪,故人消息还疑。倚阑心事绝悽其。长亭霜后叶,辛苦又辞枝。
白话文翻译:
画舫上重温那美好的梦,卷动的波涛中,谁能知道我的愁苦。江南的美好时光,让人惋惜。水边的香气、山的妩媚,花的笑靥和柳的纤腰都令人陶醉。可曾有青衣人来替我泪流满面,故人的消息依旧让我心生疑虑。倚着栏杆,心中思绪万千,愁苦无比。长亭霜后,树叶凋零,心中又是艰辛的离别。
注释:
- 画舫:一种装饰华丽的船,常用于游玩。
- 罗绮梦:形容华丽的梦境,象征着美好而虚幻的愿望。
- 水香山媚妩:水边的香气和山的美丽,描绘江南的自然风光。
- 青衫:青色衣衫,象征故人。
- 倚阑:依靠栏杆,表现出一种孤独的状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况周颐(1710-1771),字子文,号梦阮,清代诗人,擅长词曲,作品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他的诗词多描绘江南的美丽景色,寄托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词作于清代,正值作者晚年,诗中流露出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对故人离去的惋惜,以及对生活艰辛的感慨,反映了社会的动荡和个人的孤独。
诗歌鉴赏:
《临江仙 其六》以画舫为起点,展开了一幅江南水乡的美丽画卷,诗人通过重温梦境的意象,表达了对逝去美好时光的怀念。整首词情感深邃,细腻而感人。开篇的“画舫重温罗绮梦”便将读者引入一种梦幻的氛围,接着,波涛的卷动象征着人生的无常与不确定,随之而来的“江南大好惜年时”则是对美好时光的无奈叹息。
在描绘自然景色时,诗人使用了“水香山媚妩,花靥柳腰肢”的优美比喻,展现出江南迷人的风光,显示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赞美。但随着情感的深入,故人消息的疑虑和心事的愁苦又将诗人的情感推向了高潮。“可有青衫供换泪”一句,流露出对故人的思念与渴望,仿佛希望能有一个人来倾诉自己的愁苦。
最后的“长亭霜后叶,辛苦又辞枝”则是对离别的感慨,凋零的树叶象征着生命的脆弱与时间的流逝,使整首词在美的描绘中透出一丝悲凉。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画舫重温罗绮梦:从华丽的船上重温那美好的梦境,暗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
- 捲波风急谁知:波涛汹涌,风急浪涌,表现出内心的孤独与无助,外界的喧嚣与内心的苦闷形成鲜明对比。
- 江南大好惜年时:感慨江南的美好,惜时如金,流露出对美好时光的惋惜。
- 水香山媚妩,花靥柳腰肢:生动描绘江南自然景色,展现诗人对美的热爱。
- 可有青衫供换泪:希望有一个故人来安慰自己,表达了思念与孤独。
- 故人消息还疑:对故人消息的怀疑,表现出对未知的恐惧与不安。
- 倚阑心事绝悽其:依靠栏杆,心中情绪复杂,愁苦难解。
- 长亭霜后叶,辛苦又辞枝:长亭旁的树叶在霜后凋零,象征着离别的痛苦与生命的无常。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色与人的情感相结合,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 拟人:自然景物如“水香”“山媚”等被赋予人情,增强了诗的生动性。
- 对仗:在句子结构上形成对称,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江南美景的描绘与对故人的思念,深刻表达了时光流逝带来的惋惜与离别的痛苦,传达出一种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意象分析:
意象 | 解释 | 文化内涵 |
---|---|---|
画舫 | 华丽的船只,象征富贵与美好时光。 | 传统江南文化的象征,体现了水乡的风情。 |
江南 | 美丽的水乡,象征着繁荣与幸福。 | 代表了中国古代诗歌中理想的生活环境。 |
青衫 | 故人,象征着思念与情感寄托。 | 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深厚情谊。 |
长亭 | 离别之地,象征着人生的无常与告别。 | 在古代文学中常用作离别的场景。 |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画舫”指的是: A. 一种小船
B. 一种华丽的船
C. 一种货船
D. 一种渔船 -
“江南大好惜年时”表达了作者对什么的感慨? A. 自然的美丽
B. 人生的短暂
C. 友人的离去
D. 生活的艰辛 -
“可有青衫供换泪”中的“青衫”指代: A. 自己
B. 故人
C. 自然
D. 未来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将进酒》
- 杜甫《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 况周颐《临江仙》与李白《将进酒》:两者都是表现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慨,但前者更注重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后者则强调对人生的豪情与饮酒的洒脱。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诗经与楚辞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