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仙》
时间: 2025-04-28 14:06:3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临江仙
作者:顾随
莫恨诗书自误,谁教忙里偷閒。
回头三十一年间。
盲人骑瞎马,落叶满空山。
醉后长街散步,当头月影高寒。
将圆毕竟未成圆。
此心非我有,争共月圆圞。
白话文翻译:
不要怨恨自己在诗书中迷失,谁又教你在忙碌中偷得闲暇。
回首三十一年间,
就像盲人骑着瞎马,落叶满山空中飞舞。
醉后在长街上散步,正对着高寒的月影。
圆满的事情终究没有成全。
这颗心并不是我所有,何必与那明月争圆呢?
注释:
- 莫恨:不要怨恨。
- 诗书自误:指自己在诗书中迷失。
- 忙里偷闲:在忙碌中寻找片刻的闲暇。
- 回头三十一年间:回顾过去三十多年。
- 盲人骑瞎马:比喻行事盲目,没有方向。
- 落叶满空山:形象描绘山中落叶的景象,感叹岁月流逝。
- 醉后长街散步:在醉酒之后的随意散步。
- 月影高寒:月光照射下的寒冷感觉。
- 将圆毕竟未成圆:指事情虽然有圆满的希望,却没有实现。
- 此心非我有:这颗心并不是我所拥有的。
- 争共月圆圞:与明月争圆,表达一种无奈和对理想的追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顾随(1892-1980),字惕庵,号忘庵,江苏无锡人。顾随是近现代著名的诗人、文学家和书法家,主攻诗词,尤其擅长古诗。他的作品多描写人生哲理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
《临江仙》创作于顾随的中晚年,正值人生回顾和反思的阶段。诗中反映了他对人生经历的思考,结合个人的生活感悟,表达了对时间的无奈和对理想的追求。
诗歌鉴赏:
《临江仙》是一首充满哲理的诗,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慨。全诗通过对比和对偶的手法,展现了诗人对过去三十余年人生的回顾与反省。开头两句以“莫恨诗书自误”引入,强调了在繁忙生活中,偶尔偷得的闲暇是对内心追求的一种慰藉。
接下来的“盲人骑瞎马,落叶满空山”一句,以生动的意象描绘了人生的迷茫和无助,仿佛在说,尽管走过了漫长的岁月,但依旧像是盲目地行走在无尽的荒山之中。由此,诗人将视线转向醉后“长街散步”,在冷清的月影下,流露出一丝孤独与寒意。
最后,诗人感慨“将圆毕竟未成圆”,强调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落差,表达对无法实现愿望的无奈与失落。结尾的“此心非我有,争共月圆圞”则深刻道出了对自我内心的困惑与对理想的渴望,仿佛在自问:这颗心与理想何在?
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深刻的哲理,富有意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领悟与思考,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莫恨诗书自误:劝诫自己不要怨恨在诗书中迷失。
- 谁教忙里偷閒:自问在忙碌中偷得的闲暇是谁的教导。
- 回头三十一年间:回顾自己过往的三十年。
- 盲人骑瞎马:比喻自己在生活中盲目无知。
- 落叶满空山:描绘岁月流逝的孤寂。
- 醉后长街散步:在醉酒后的散步中寻找短暂的安慰。
- 当头月影高寒:面对此刻的高寒月影,感受到寂寞。
- 将圆毕竟未成圆:理想未能实现,充满无奈。
- 此心非我有:心中所想与拥有之间的矛盾。
- 争共月圆圞:与月亮争圆,体现内心的无奈与渴望。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盲人骑瞎马”,将人生的迷茫比作盲目的骑行。
- 对仗:如“醉后长街散步,当头月影高寒”,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落叶、月影等意象,营造出一种孤独与思考的氛围。
主题思想:
整首诗反映了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展现了时间流逝带来的无奈和对理想的渴望,体现了人们在繁忙生活中对内心真正追求的困惑与渴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盲人:象征迷失与无知。
- 落叶:象征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
- 月影:象征理想与追求,冷清和孤独。
这些意象共同构成了诗中的情感基调,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的深刻思考与反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莫恨诗书自误”的意思是什么? A. 要怨恨诗书
B. 不要怨恨自我迷失
C. 忽视诗书 -
“盲人骑瞎马”比喻了什么? A. 盲目的追求
B. 对未来的希望
C. 决心与勇气 -
整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A. 对时间的珍惜
B. 对理想的追求与无奈
C. 对生活的满怀希望
答案:1.B 2.A 3.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水调歌头》(苏轼)
- 《月夜忆舍弟》(杜甫)
诗词对比:
- 《水调歌头》与《临江仙》都涉及对月亮的描写,表达了对理想与人生的思考,但苏轼的作品更多展现了对人生哲理的积极态度,而顾随则更多地体现了对失落与无奈的感慨。
参考资料:
- 《顾随诗文集》
- 《近现代诗词鉴赏》
- 《中国古代诗词解读》
以上内容为《临江仙》的详细解析和学习材料,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