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人还乡》

时间: 2025-02-04 15:36:40

五十离乡七十归,居民城郭是耶非。

青山自喜田园在,白发应怜故老稀。

邻舍定携新酿酒,儿童不识旧戎衣。

到家若有相思字,为寄明年春雁飞。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送人还乡
五十离乡七十归,
居民城郭是耶非。
青山自喜田园在,
白发应怜故老稀。
邻舍定携新酿酒,
儿童不识旧戎衣。
到家若有相思字,
为寄明年春雁飞。


白话文翻译:

五十岁时离开家乡,到七十岁时才回归。
居住的城市和乡村,究竟是好还是坏?
青山让我感到高兴的是,田园依然在这里。
白发苍苍的我,应该怜惜那年迈的老人稀少。
邻居们一定会带着新酿的酒,
而那些孩子们却不认识我曾经的军装。
如果回到家乡有相思的信,
那么明年春天的雁阵飞来时,便寄去吧。


注释:

  1. 离乡:离开家乡。
  2. 居民城郭:指居住的城市和乡村。
  3. 青山:这里象征自然和乡土。
  4. 白发:象征年老,感慨时光流逝。
  5. 邻舍:邻居,强调人际关系。
  6. 新酿酒:指邻居们的热情迎接。
  7. 儿童不识旧戎衣:对自己曾经身份的感慨。
  8. 相思字:表达思念之情的文字。
  9. 春雁飞:春天的候鸟,象征希望与重聚。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杨彝,明代诗人,因其诗作在情感表达上细腻而受到后人推崇。他的作品常常反映个人经历和对社会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诗人离乡多年后再次回归的情景,反映了他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人际关系的思考。诗中展现了乡村的宁静与人情的温暖,也流露出对老年生活的无奈与对未来的希望。


诗歌鉴赏:

《送人还乡》是一首充满思乡情感的诗,诗人用简练的语言描绘了自己离乡多年后的归来心情。开头两句便引出了时间的流逝,五十岁离开家乡,到七十岁才回归,这一时间跨度不仅仅是数字,更多的是人生经历的沉淀与感慨。诗人对城郭的疑惑,表现了对人生选择的思考,城市的繁华和乡村的宁静之间,似乎存在着难以言说的纠结。

接下来的几句,诗人对青山和田园的喜悦,体现了对故乡自然风光的热爱,同时也暗示着即使自己已经苍老,故乡的田园仍然如旧。白发苍苍的自己,感慨故乡老人的稀少,映衬出时间的无情与生命的脆弱。这些情感在邻居的热情、儿童的天真中得以缓解,酒与戎衣的对比,进一步加强了诗人对过往岁月的思索。

最后两句,诗人用“相思字”与“春雁飞”两种意象,将思念与希望相连,寄托了对未来重聚的美好期待。这不仅是对故乡的眷恋,也是对人生的思考与期盼,展现了深厚的情感与哲理的结合。


诗词解析:

  1. 逐句解析

    • 五十离乡七十归:用时间的推移反映个人经历,表达对故乡的思念。
    • 居民城郭是耶非:对故乡和城市生活的反思,带有疑虑和无奈。
    • 青山自喜田园在:对自然的热爱,尽管经历了时光流逝,故乡依旧美丽。
    • 白发应怜故老稀:感叹人生的无常,老人的稀少引发对生命的思考。
    • 邻舍定携新酿酒:描绘乡间人情温暖,邻居的热情迎接。
    • 儿童不识旧戎衣:对自己过去身份的感慨,时间让人与事疏远。
    • 到家若有相思字:希望能够传递思念之情,体现情感的深厚。
    • 为寄明年春雁飞:寄托对未来的期待,希望来年再相会。
  2. 修辞手法

    • 对仗:如“青山自喜”对“白发应怜”,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象征:青山、田园、白发等意象,象征着故乡的自然与人的生命状态。
    • 比喻:将相思比作春雁飞,展现了思念的深远与期待。
  3. 主题思想:全诗围绕思乡、时光流逝、人与自然的关系展开,体现了对故土的眷恋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意象分析:

  1. 青山:象征着故乡的自然,以其永恒不变的姿态安慰诗人。
  2. 白发:代表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脆弱,唤起对老年生活的思考。
  3. 新酿酒:邻居的热情,象征着人际关系的温暖。
  4. 旧戎衣:象征着诗人过去的身份与历史,体现了时间带来的变化。
  5. 春雁:象征着希望与重聚,寄托对未来的美好期待。

互动学习:

  1. 选择题

    • 诗人离乡时的年龄是:
      A. 40岁
      B. 50岁
      C. 60岁
      D. 70岁
  2. 填空题
    诗中提到的“白发应怜故老稀”,表达了诗人对___的感慨。

  3. 判断题
    诗中“邻舍定携新酿酒”表现了人与人之间的冷漠。(对/错)

答案

  1. B
  2. 老年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望》杜甫:同样表达对故乡的思念与对时光的感慨。
  •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表达对兄弟的思念,情感真挚。

诗词对比

  • 杨彝的《送人还乡》和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两者都展现了对故乡的思念,但杨彝更侧重于对自然的描绘与人际关系的反思,而王维则更多表现了对亲情的感慨。两首诗在情感表达上各有千秋,体现了不同的文化内涵与艺术风格。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