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萤 张舜民 〔宋代〕 江皋萤火故煇煇,仍解穿帘夜点衣。 但取见时增意思,莫嫌生处太卑微。 月明敢向星中乱,天黑偏能雨里飞。 今日分明知我去,何年漂泊照吾归。
白话文翻译:
江边的萤火虫依旧闪烁,夜晚依然能够穿过帘幕点亮衣裳。 只因见到它们时增添了些许情趣,不要嫌弃它们出生的地方太过卑微。 在明亮的月光下敢于在星群中穿梭,在黑暗的夜晚偏能在雨中飞翔。 今天我清楚地知道它们将离去,不知何年何月才能照亮我归途。
注释:
- 江皋:江边。
- 煇煇:闪烁的样子。
- 解:能够。
- 穿帘:穿过帘幕。
- 意思:情趣、趣味。
- 卑微:低贱、不显眼。
- 敢向:敢于。
- 星中乱:在星群中穿梭。
- 偏能:偏偏能够。
- 雨里飞:在雨中飞翔。
- 知我去:知道它们将离去。
- 漂泊:流浪、漂流。
- 照吾归:照亮我归途。
诗词背景: 张舜民是宋代诗人,其作品多以自然景物和人生哲理为主题,风格清新自然。这首诗通过描绘萤火虫的特性,表达了诗人对生命卑微却坚韧不拔的赞美,以及对离别和归途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萤火虫为题材,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萤火虫在不同环境下的生存状态,从而引申出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诗中“江皋萤火故煇煇”一句,既描绘了萤火虫的美丽景象,又隐喻了生命的光辉。“月明敢向星中乱,天黑偏能雨里飞”则进一步展现了萤火虫的顽强和勇敢,即使在恶劣的环境中也能生存和发光。最后两句“今日分明知我去,何年漂泊照吾归”则抒发了诗人对离别的感慨和对归途的期盼,表达了对生命旅程的深刻感悟。
诗词解析:
- 首联:描绘萤火虫在江边的闪烁景象,引出主题。
- 颔联:通过“但取见时增意思”表达了对萤火虫的喜爱,“莫嫌生处太卑微”则赞美了萤火虫的坚韧。
- 颈联:通过对比“月明”和“天黑”,展现了萤火虫在不同环境下的生存能力。
- 尾联:抒发了对离别的感慨和对归途的期盼,深化了主题。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萤火虫的光比作生命的光辉。
- 拟人:赋予萤火虫以人的情感和行为,如“敢向星中乱”、“偏能雨里飞”。
- 对仗:如“月明敢向星中乱,天黑偏能雨里飞”中的对仗结构。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萤火虫的描绘,赞美了生命的坚韧和光辉,表达了对离别和归途的深刻感悟,体现了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 萤火虫:象征生命的光辉和坚韧。
- 江皋:象征自然和生命的源泉。
- 月明、天黑:象征不同的环境和挑战。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江皋萤火故煇煇”一句描绘了什么景象? A. 萤火虫在江边的闪烁 B. 星星在夜空中的闪烁 C. 月亮在夜空中的闪烁 答案:A
-
诗中“月明敢向星中乱,天黑偏能雨里飞”一句表达了什么? A. 萤火虫的美丽 B. 萤火虫的顽强和勇敢 C. 萤火虫的卑微 答案:B
-
诗的最后两句“今日分明知我去,何年漂泊照吾归”表达了什么? A. 对离别的感慨 B. 对归途的期盼 C. 对生命的思考 答案:A、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萤火》:通过描绘萤火虫的景象,表达了对生命短暂的感慨。
- 李白《夜泊牛渚怀古》:通过夜泊的景象,表达了对历史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憧憬。
诗词对比:
- 张舜民的《萤》与杜甫的《萤火》都以萤火虫为题材,但张舜民的诗更多地表达了对生命坚韧的赞美,而杜甫的诗则更多地表达了对生命短暂的感慨。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张舜民的诗作,并提供了详细的注释和解析。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辞典》:提供了对古代诗歌的详细鉴赏和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