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运河辛大观先行以此走寄》
时间: 2025-01-27 03:50:34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行运河辛大观先行以此走寄 张舜民 〔宋代〕
同下龟山时,舟行篙参差。夜投洪泽口,访问失所之。不应一日力,解至淮阴祠。长淮自风浪,竟夕起忧疑。旦日坐闸中,听水忘朝饥。清泠见杂咏,蓊密闻群咿。就柳喜高荫,避桥嫌窄卑。凉风吹水面,襟袖不假披。新螯与老鲑,登俎辄无遗。饱食却思睡,睡起复何为。稍厌理文字,惟思弄孙儿。尚有数舟酒,独酌非所宜。好话不得吐,两日舌如茨。舟行虽云乐,先后不可期。争如鞍马间,吟啸长追随。
白话文翻译
与辛大观同下龟山时,船行水中,篙子参差不齐。夜晚投宿洪泽口,访问时迷失了方向。不应该用一天的力气,就解缆至淮阴祠。长长的淮河自有风浪,整夜引起忧虑和疑惑。第二天坐在闸中,听着水声忘记了早晨的饥饿。清澈的水中见到杂咏,茂密处听到群鸟的鸣叫。靠近柳树喜欢高高的树荫,避开桥梁嫌它狭窄低矮。凉风吹过水面,衣襟袖子不需要披上。新鲜的海蟹和老鲑鱼,上桌后一点不剩。吃饱了就想睡觉,睡醒后又不知道做什么。稍微厌倦了处理文字,只想和孙子玩耍。还有几船的酒,独自饮用不太合适。好话说不出口,两天来舌头像被束缚。虽然船行说是快乐,但先后顺序不可预知。不如在马背上,吟唱长随。
注释
- 龟山:地名,具体位置不详。
- 洪泽口:地名,位于今江苏省洪泽湖附近。
- 淮阴祠:地名,位于今江苏省淮安市。
- 清泠:清澈冷冽。
- 蓊密:茂密。
- 新螯与老鲑:新鲜的海蟹和老鲑鱼。
- 茨:束缚,此处比喻舌头被束缚,难以说话。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舜民,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从其诗作中可看出其对自然景物的细腻观察和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张舜民在行运河途中所作,记录了与友人辛大观的旅行经历,以及在旅途中的所见所感。诗中反映了诗人对自然景物的欣赏和对旅途生活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行运河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旅途中的景物和情感变化。诗中,“舟行篙参差”、“夜投洪泽口”等句,生动地描绘了船行的情景和夜晚的迷茫。而“清泠见杂咏,蓊密闻群咿”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物的敏锐观察和深刻感受。诗的后半部分,诗人表达了对旅途生活的厌倦和对家庭的思念,以及对自由吟唱的向往。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实,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同下龟山时,舟行篙参差:与辛大观同下龟山时,船行水中,篙子参差不齐。
- 夜投洪泽口,访问失所之:夜晚投宿洪泽口,访问时迷失了方向。
- 不应一日力,解至淮阴祠:不应该用一天的力气,就解缆至淮阴祠。
- 长淮自风浪,竟夕起忧疑:长长的淮河自有风浪,整夜引起忧虑和疑惑。
- 旦日坐闸中,听水忘朝饥:第二天坐在闸中,听着水声忘记了早晨的饥饿。
- 清泠见杂咏,蓊密闻群咿:清澈的水中见到杂咏,茂密处听到群鸟的鸣叫。
- 就柳喜高荫,避桥嫌窄卑:靠近柳树喜欢高高的树荫,避开桥梁嫌它狭窄低矮。
- 凉风吹水面,襟袖不假披:凉风吹过水面,衣襟袖子不需要披上。
- 新螯与老鲑,登俎辄无遗:新鲜的海蟹和老鲑鱼,上桌后一点不剩。
- 饱食却思睡,睡起复何为:吃饱了就想睡觉,睡醒后又不知道做什么。
- 稍厌理文字,惟思弄孙儿:稍微厌倦了处理文字,只想和孙子玩耍。
- 尚有数舟酒,独酌非所宜:还有几船的酒,独自饮用不太合适。
- 好话不得吐,两日舌如茨:好话说不出口,两天来舌头像被束缚。
- 舟行虽云乐,先后不可期:虽然船行说是快乐,但先后顺序不可预知。
- 争如鞍马间,吟啸长追随:不如在马背上,吟唱长随。
修辞手法:
- 比喻:如“两日舌如茨”,比喻舌头被束缚,难以说话。
- 拟人:如“长淮自风浪”,将淮河拟人化,赋予其情感。
- 对仗:如“清泠见杂咏,蓊密闻群咿”,对仗工整,音韵和谐。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旅途景物的描绘和对内心情感的抒发,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诗中透露出对旅途生活的厌倦和对家庭的思念,以及对自由吟唱的渴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舟行篙参差:描绘船行的情景。
- 夜投洪泽口:描绘夜晚的迷茫。
- 清泠见杂咏:描绘清澈的水中景物。
- 蓊密闻群咿:描绘茂密处的鸟鸣。
- 凉风吹水面:描绘凉爽的自然环境。
- 新螯与老鲑:描绘美食。
- 好话不得吐:描绘内心的束缚。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洪泽口”位于哪个地区? A. 江苏省 B. 浙江省 C. 安徽省 D. 山东省
-
诗中“清泠见杂咏”中的“清泠”指的是什么? A. 清澈冷冽 B. 清新明亮 C. 清凉舒适 D. 清晰可见
-
诗中“好话不得吐,两日舌如茨”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忧虑 C. 束缚 D. 自由
答案:
- A
- A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赤壁赋》:同样以船行为背景,描绘了壮丽的自然景观和深邃的哲理思考。
- 杨万里《小池》:以细腻的笔触描绘自然景物,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
诗词对比:
- 张舜民《行运河辛大观先行以此走寄》与苏轼《赤壁赋》:两者都以船行为背景,但张诗更注重对旅途生活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抒发,而苏诗则更注重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哲理思考的表达。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张舜民的诗作,并提供了详细的注释和解析。
- 《宋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宋代文学的发展历程和代表作家,有助于理解张舜民的创作背景和风格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