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子英闲止斋三首 其三》
时间: 2025-01-26 01:14:02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张子英闲止斋三首 其三》
作者:刘基 〔元代〕
筑室在城市,而无阛阓声。
非关远人世,虑涤境自清。
图书堆几案,花竹当檐楹。
酿酒香满瓮,宾至即共倾。
黜陟吾不知,宠辱吾不惊。
百岁聊复尔,孰为身后名。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在城市中筑室而居,远离喧嚣的生活状态。他并不关心世俗的纷扰,只想保持内心的清净。屋内书籍堆满案几,窗外花木相映成趣,生活充满诗意。酿酒的芬芳弥漫在酒坛中,朋友来访时便共同畅饮。对于官场的升迁与失落,作者毫不在意,对荣辱也不惊慌。人生百年,终究不过如此,谁又能在世后留名呢?
注释
- 阛阓:集市、喧闹的地方。这里指代城市的喧嚣。
- 涤境:洗涤心境,指保持内心的清净。
- 图书:书籍,表示作者重视学问。
- 宾至:客人到来。常用的词汇,表示乐于招待客人。
- 黜陟:指晋升与降职。
- 宠辱:荣宠与耻辱。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基(1311-1375),字伯温,号天池,元朝末年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他以才智和才华闻名,参与了朱元璋的起义,对明朝的建立有重要贡献。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刘基隐居生活期间,反映了他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和对官场纷争的超然态度。
诗歌鉴赏
这首诗展现了作者对于闲适生活的向往与对世俗纷扰的淡泊态度。诗中描绘的环境既有城市的背景,又透出一种宁静的气息。通过“筑室在城市,而无阛阓声”的开篇,刘基表达了追求内心宁静的愿望。尽管身处繁华之中,他的心灵却保持着一种清净,体现了他对世俗名利的超脱。
诗中用“图书堆几案,花竹当檐楹”描绘了一幅书香满室、自然相融的画面,展现了作者对知识的热爱和对自然的亲近。接着,酿酒的香气和朋友的相聚,体现了作者对人际关系的珍视与享受,生活的乐趣在于心灵的交融。
最后几句则是对人生的哲思,刘基以“百岁聊复尔,孰为身后名”来总结他对名利的看法,反映出一种对人生的豁达与通透。这种超然的态度,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智慧和哲理,值得后人深思。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筑室在城市,而无阛阓声”:在城市中建造房屋,却不受喧嚣影响。
- “非关远人世,虑涤境自清”:不关心外界的纷扰,只想保持内心的清净。
- “图书堆几案,花竹当檐楹”:书籍堆满案几,花竹环绕房前,营造出书香气息。
- “酿酒香满瓮,宾至即共倾”:酒香四溢,朋友来时共享美酒。
- “黜陟吾不知,宠辱吾不惊”:对升迁和失落毫不在意,对荣辱也不惊慌。
- “百岁聊复尔,孰为身后名”:人生百年,最终又能留下什么名声呢?
-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图书堆几案,花竹当檐楹”,对称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隐喻:将酒与友情相联系,象征着生活的乐趣与人际的温馨。
-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是对闲适生活的追求与对世俗名利的超然,表现了作者的哲学思考和人生态度。
意象分析
- 城市:象征世俗繁华和喧嚣。
- 书籍:代表知识和智慧,体现作者对文化的追求。
- 花竹:象征自然与宁静,营造出和谐的生活环境。
- 酒:象征友谊与欢愉,体现人际关系的重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筑室在城市,而无阛阓声”表达了作者对什么的向往?
- A. 喧闹的生活
- B. 宁静的生活
- C. 追逐名利
-
“图书堆几案,花竹当檐楹”中“花竹”主要用来表现什么?
- A. 自然环境
- B. 书籍的价值
- C. 室内的陈设
-
“百岁聊复尔,孰为身后名”反映了作者对人生的什么态度?
- A. 追求名利
- B. 超然淡泊
- C. 忧虑未来
答案:1.B,2.A,3.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饮酒》陶渊明
诗词对比
- 陶渊明《饮酒》:同样表现隐居生活的乐趣,但更强调自然与自给自足的乐趣。
- 王维《鹿柴》:同样描绘自然的宁静,但更侧重于自然景色的描写。
参考资料
- 《元代文学史》
- 《刘基诗文选》
- 《中国古典诗词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