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蝉》

时间: 2024-09-19 21:45:25

秋事遽如许,空山夜已蝉。

多吟清露底,偏傍竹篱边。

翼似霜余叶,声如雨后泉。

儿曹读书罢,贪听不成眠。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秋事遽如许,空山夜已蝉。
多吟清露底,偏傍竹篱边。
翼似霜余叶,声如雨后泉。
儿曹读书罢,贪听不成眠。

白话文翻译:

秋天的事情转瞬即逝,空山里夜晚已经听见蝉鸣。
在清露之下吟唱,恰好靠近竹篱笆边。
蝉的翅膀像霜后残留的叶子,声音如同雨后流淌的泉水。
孩子们读书结束,贪婪地想听蝉鸣,结果无法入眠。

注释:

  • 秋事:指秋天的事情或景象,通常用来形容秋天的气候变化。
  • :急速、迅速。
  • 空山:空旷的山,形容宁静的环境。
  • :已经,表明时间的推移。
  • :指蝉鸣,象征夏秋时节的声音。
  • 多吟:多指吟唱或吟诵。
  • 清露:清晨的露水,象征清新、宁静的气候。
  • :蝉的翅膀。
  • 霜余叶:霜后残留的树叶,形象地描绘蝉翅的透明感。
  • 声如雨后泉:蝉鸣的声音清脆,像雨后泉水流动的声音。
  • 儿曹:指孩子们,带有亲昵的语气。
  • 贪听:贪恋地想要听。

典故解析:

此诗没有直接引用典故,但通过蝉鸣、竹篱和秋天的意象,反映出古人对自然的观察和对季节变迁的敏感。蝉在古诗中常常被视为生命力的象征,也暗示了时光的流逝。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潘牥(生卒年不详),宋代诗人,以山水诗和咏物诗著称。其作品常表现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思考,语言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秋季,诗人身处静谧的山野中,感受到秋天的急速来临和蝉鸣的悠扬,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诗歌鉴赏:

《蝉》是一首充满自然韵味的诗作。诗中描绘了秋天的夜晚,空山中传来蝉鸣的声音,充满了宁静与思考的气息。首联“秋事遽如许,空山夜已蝉”简洁而富有画面感,表达了秋天的匆匆来临和山中夜晚的寂静。接下来的“多吟清露底,偏傍竹篱边”,则通过清晨的露水和竹篱边的意象,营造了一种清新自然的氛围。

整首诗通过蝉鸣的描写,传达出一种对生活的感悟与思考。尤其在“儿曹读书罢,贪听不成眠”一句中,诗人不仅表现了孩子们对蝉鸣的喜爱,也引发了对求知与自然的思考。孩子们在求知的同时,也在享受着自然的声音,这种对比让读者感受到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珍贵。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秋事遽如许”:表达秋天的变化快得让人措手不及。
    • “空山夜已蝉”:夜晚的山中已经传来蝉鸣,暗示秋天的到来。
    • “多吟清露底”:描绘在清晨露水下吟唱的情景,表现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
    • “偏傍竹篱边”:强调环境的宁静与优雅,竹篱增添了自然的气息。
    • “翼似霜余叶”:比喻蝉的翅膀轻盈而脆弱,象征生命的短暂。
    • “声如雨后泉”:将蝉鸣比作泉水流淌,表现出声音的清脆与悦耳。
    • “儿曹读书罢”:提到孩子们在学习之后的状态,展现出生活的另一面。
    • “贪听不成眠”:孩子们渴望听蝉鸣,影响了他们的睡眠,表现出对自然的向往。
  •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翼似霜余叶”,将蝉的翅膀与霜后的叶子相提并论,增强了意象的生动性。
    • 拟人:通过“贪听不成眠”,赋予孩子以情感,表现出他们对自然的渴望。
    • 对仗:诗句中的对仗工整,如“多吟清露底,偏傍竹篱边”,增强了韵律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秋夜的蝉鸣,表达了对自然的珍视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同时也反映了人们在忙碌的学习与生活中对自然声音的渴望。

意象分析:

  • :象征生命的短暂与脆弱,体现了自然的轮回。
  • 竹篱:代表了宁静与朴素的田园生活。
  • 清露:象征清新和纯净,传达出对自然的向往。
  • 秋天:象征着成熟与收获,也隐含了时光的流逝。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秋事遽如许”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A. 期待
    B. 急促
    C. 宁静

  2. "声如雨后泉"的比喻意图是什么?
    A. 蝉声清脆
    B. 蝉声嘈杂
    C. 蝉声遥远

  3. 诗中提到的“儿曹”指的是谁?
    A. 成人
    B. 孩子们
    C. 老人

答案:1.B;2.A;3.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静夜思》:同样表现了对夜晚宁静的感受。
  • 杜甫的《春望》: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

诗词对比

  • 《蝉》与白居易的《琵琶行》:两首诗都描绘了音乐与自然的关系,前者侧重于自然的声音,后者则是人声的悲切,通过声音的描绘表达情感。

参考资料:

  1. 《宋诗三百首》
  2. 《古诗词鉴赏指南》
  3. 《中国古代诗词概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