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士造箓》

时间: 2025-01-26 07:33:12

不见东山谢紫虚,时时独自捻吟须。

常凭香案监抄箓,时点朱砂为订符。

日里惯曾参宝语,夜深梦必入清都。

此心却恐多君事,废了工夫火一铢。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不见东山谢紫虚,时时独自捻吟须。常凭香案监抄箓,时点朱砂为订符。日里惯曾参宝语,夜深梦必入清都。此心却恐多君事,废了工夫火一铢。

白话文翻译:

我看不见东山的谢紫虚,时常独自吟唱着须弥。常常在香案前抄写符箓,偶尔点上朱砂来做符咒。白天我习惯了听参禅的教诲,夜深时梦中总会进入清都。可是我的心里却担心,若是牵扯太多君王的事务,便会浪费我的修行和努力。

注释:

  • 东山:指东山谢紫虚,历史上著名的道士,象征着修道者的理想境界。
  • 捻吟:手指轻捻,吟唱,形容吟诵的姿态。
  • 香案:道教中用来供奉神灵的香桌。
  • 抄箓:抄写符箓,指道教的经典文书。
  • 朱砂:一种红色矿物,常用于书写符咒。
  • 清都:指道教的理想境界,象征着一种超脱的境界。
  • 君事:指世俗的政治事务。
  • 火一铢:形容修行的努力和心血,意指若有所失,便是微小的损失也不愿意。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潘牥(生卒年不详),宋代诗人,主要以诗词和道教文化为主,作品风格清新、意境深远,常表达对修道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事务的淡泊。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作者对道教修行的思考之际,反映了作者在世俗与修道之间的内心挣扎与选择。诗中描绘了他在道教修行中的日常,而对世俗事务的忧虑则反映了当时文人面对政治动荡与个人追求的矛盾心态。

诗歌鉴赏:

《道士造箓》通过简练的语言,展现了道士的修道生活,既有对自然的向往,也有对世俗的反思。开篇提到的不见东山谢紫虚,既表达了对理想境界的追求,又暗示了现实中的孤独与无奈。诗中多次提及的“香案”、“朱砂”、“抄箓”等,都是道教修行中常见的元素,通过这些细节,读者可以感受到作者对修道生活的热爱与投入。

诗的后半部分,作者通过“此心却恐多君事”表达了对世俗政治的忧虑,担心若过于参与世事,会影响自己的修行,体现了作者对自我修养的重视。这种内心经历的挣扎,正是许多文人所共有的心态,反映了他们在追求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与反思。

整首诗的情感基调清新而忧郁,既表达了追求超脱的渴望,也体现了对现实的无奈,展现了道教文化的深邃与复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不见东山谢紫虚:表达了对理想境界的向往,反映出一种孤独感。
  2. 时时独自捻吟须:描绘了作者在修道过程中的自我沉浸和专注。
  3. 常凭香案监抄箓:强调了道教的修行与仪式感。
  4. 时点朱砂为订符:提到符咒的书写,体现了道教文化的神秘性。
  5. 日里惯曾参宝语:说明了作者日常的修行和学习。
  6. 夜深梦必入清都:象征着对超脱境界的渴望。
  7. 此心却恐多君事:表达了对世俗事务的担忧,强调了内心的矛盾。
  8. 废了工夫火一铢:强调了修行的珍贵与不易,体现出作者对修道的执着。

修辞手法:

  • 对仗:如“日里惯曾参宝语,夜深梦必入清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象征:东山、朱砂等意象均象征着道教的理想境界和修行过程。
  • 隐喻:通过个人的修行生活隐喻出对社会的反思,体现了更深层次的哲学思考。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理想修道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同时也揭示了在面对世俗事务时的无奈与恐惧。它不仅是对道教修行的礼赞,更是对人生态度的深刻反思,表现出了对内心平静与外在纷扰之间的矛盾。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东山:象征着理想与超脱。
  • 香案:代表道教的仪式与修行环境。
  • 朱砂:象征着神秘与修道的工具。
  • 清都:理想中的超脱境界。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东山”象征什么? A. 理想境界
    B. 现实生活
    C. 社交活动
    D. 自然景观

  2. “此心却恐多君事”中的“君事”指的是什么? A. 个人事务
    B. 政治事务
    C. 家庭事务
    D. 朋友关系

  3. 诗中提到的“朱砂”主要用于什么? A. 书写符咒
    B. 绘画
    C. 食物
    D. 装饰

答案:

  1. A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李白):表现了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
  • 《登高》 (杜甫):同样体现了对人生的反思与感慨。

诗词对比:

  • 《道士造箓》 vs 《月夜忆舍弟》(杜甫):两者均表达了对理想境界的追求和对现实的无奈,但前者更侧重于道教文化的修行,后者则反映了人情与亲情的思考。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词选》
  • 《宋代诗人研究》
  • 《道教文化概论》

通过这些内容,读者可以更深入地理解《道士造箓》这首诗的内涵与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