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次乐乡县》

时间: 2025-01-10 23:02:32

故乡杳无际,日暮且孤征。

川原迷旧国,道路入边城。

野戍荒烟断,深山古木平。

如何此时恨,噭噭夜猿鸣。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故乡杳无际,日暮且孤征。川原迷旧国,道路入边城。野戍荒烟断,深山古木平。如何此时恨,噭噭夜猿鸣。

白话文翻译:

我的故乡遥不可及,黄昏时分我孤独地旅行。广袤的原野让我迷失了故国的方向,通往边城的道路让我感到无助。荒凉的戍楼上,烟雾已然消散,深山中的古树也显得平静无声。此时此刻,我心中充满了恨意,不由得被夜晚的猿鸣所惊扰。

注释:

  • :遥远、深远。
  • 无际:没有边际,形容广阔。
  • 孤征:孤独的旅程。
  • 川原:指的是河流和原野。
  • :迷失、困惑。
  • 旧国:指自己曾经生活过的故乡。
  • 野戍:指边防的戍楼。
  • 荒烟:荒凉的烟雾,形容死寂的环境。
  • 噭噭:猿声的形状声,形容猿叫的声音。

典故解析:

本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人生旅途的感慨。这里的“夜猿鸣”作为背景音,象征着孤独和思乡之情,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惆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陈子昂,字伯宗,号履善,唐代著名诗人。他以豪放激昂的诗风而著称,尤其擅长抒发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唐代,诗人可能是在旅途中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对人生孤独感的深切思考。

诗歌鉴赏:

《晚次乐乡县》是一首表达思乡情怀与孤独感的诗作。诗中描绘了日暮时分,诗人独自一人在川原之间,迷失在对故乡的思念中。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写,将情感融入到景物之中。故乡的遥远和黄昏的孤独,形成了强烈的对比,突显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失落。

在写景方面,诗人使用了“川原迷旧国”的意象,体现了对故乡的深切怀念,而“野戍荒烟断”则描绘了一个荒凉的边境场景,给人一种孤立无援的感觉。最后一句“噭噭夜猿鸣”更是将这种孤独感推向高潮,夜晚的猿鸣像是在诉说着诗人内心的苦楚,令人深思。

整首诗运用简洁而有力的语言,通过意象与情感的结合,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对故乡的无限眷恋和人生旅途的艰辛。这种情感的普遍性,使得这首诗在今天依然能引起读者的共鸣。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故乡杳无际:开篇即表明故乡的遥远,暗示诗人对故乡的思念。
    2. 日暮且孤征:日暮时分,孤独的旅程加重了孤独感。
    3. 川原迷旧国:在广袤的原野中迷失,让人感受到强烈的失落感。
    4. 道路入边城:前往边城的道路,象征着离家越来越远。
    5. 野戍荒烟断:荒凉的戍楼上,烟雾已经消散,暗示着寂静和孤独。
    6. 深山古木平:古老的树木在深山中,传达出一种静谧的氛围。
    7. 如何此时恨:诗人无法抑制对命运的愤怒与恨意。
    8. 噭噭夜猿鸣:夜晚的猿鸣,成为诗人内心情感的外化。
  • 修辞手法: 本诗运用了对比、意象和象征等修辞手法,通过自然景象反映内心情感,生动地表达了孤独与思乡之情。

  •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故乡的思念与人生旅途的孤独感,表现了人对家园的深切归属感与遭遇困境时的无奈。

意象分析:

  • 故乡:象征着温暖与归属,是诗人心灵的寄托。
  • 日暮:象征着人生的晚期,暗示着孤独与无助。
  • 川原:象征广阔的天地,但同时也暗示了失落感。
  • 夜猿鸣:象征孤独与内心的苦痛,夜晚的叫声让思乡之情更加浓烈。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故乡杳无际”意为( ) A. 故乡遥不可及
    B. 故乡近在咫尺
    C. 故乡繁华无比
    D. 故乡人来人往

  2. “噭噭夜猿鸣”中的“噭噭”是对什么的描写?( ) A. 风声
    B. 雨声
    C. 猿叫声
    D. 龙吟声

  3. 诗人通过哪些意象表达了思乡之情?( ) A. 山水
    B. 夜雨
    C. 日暮与川原
    D. 竹林

答案

  1. A
  2. C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1.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同样表达了思乡之情。
  2. 李白《静夜思》——直接抒发了对故乡的思念。

诗词对比

  • 陈子昂与王维的诗作都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但陈子昂的诗更强调孤独感,王维则更注重景的描绘与情的抒发。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唐代诗人研究》
  • 《陈子昂诗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