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陈池州十二韵》

时间: 2025-02-04 16:21:43

急诏下林间,天教公未闲。

虎符重领郡,鸳序暂离班。

道直言皆壮,心和鬓不斑。

紫骝曾识驾,白羽可平奸。

边地尘初静,邻邦化匪艰。

仍途从吏接,从乘约僧还。

旗影明寒水,梅花动晓关。

下车逢日吉,涤印破春悒。

惠政流人至,清吟俗事删。

条依萧守迹,仙认窦君颜。

千古同歌夸,期年即赐环,敢云能下榻,同看九华山。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急诏下林间,天教公未闲。
虎符重领郡,鸳序暂离班。
道直言皆壮,心和鬓不斑。
紫骝曾识驾,白羽可平奸。
边地尘初静,邻邦化匪艰。
仍途从吏接,从乘约僧还。
旗影明寒水,梅花动晓关。
下车逢日吉,涤印破春悒。
惠政流人至,清吟俗事删。
条依萧守迹,仙认窦君颜。
千古同歌夸,期年即赐环,
敢云能下榻,同看九华山。

白话文翻译:

急忙的命令在树林间下达,
天命使得公职仍未闲暇。
虎符重任地方,鸳鸯序列暂时离班。
道路直通,言辞皆是豪壮,
心境宁和,白发未曾斑驳。
紫色骏马曾经识得他的驾驭,
白色羽扇可用来平息奸邪。
边疆的尘土初静,邻国的匪患难以化解。
依旧在路上和官吏接头,
又乘约定的僧侣归还。
旗帜的影子映照在寒水之上,
梅花在清晨的关口轻轻摇动。
下车时恰逢吉日,
洗去春日的忧愁。
惠政流传,百姓前来,
清吟削减了世俗的烦扰。
条条规章依旧守护着旧迹,
仙人认得窦君的容颜。
千古以来同声歌颂,
希望年年都有环赠,
敢说能在此共聚,
一同欣赏九华山的美景。

注释:

  • 急诏:紧急的命令。
  • 虎符:古代官员的权杖,象征权力。
  • 鸳序:指官职的排列。
  • 紫骝:一种马,紫色毛发的骏马。
  • 白羽:指白色羽扇,象征文雅。
  • 边地:边疆地区。
  • 惠政:良好的政治。
  • 清吟:清丽的吟唱。
  • 窦君:可能指历史上的窦娥,象征才华与美德。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徐照,字子明,号梅溪,南宋时期的诗人,以诗风清新著称。他的诗作多描绘自然风光,抒发个人情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此诗是在送别陈池州时作,表现了诗人对友人离去的眷恋与祝福,同时也流露出对社会与政治的关注。

诗歌鉴赏:

《送陈池州十二韵》是一首饱含情感的送别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友人在职务与生活之间的忙碌状态,体现了诗人对友人的关心与祝福。全诗用典雅的语言,通过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自然之美和人事之繁杂。诗的开头即以“急诏下林间”引入,营造出一种紧张的氛围,似乎在暗示着时代的变迁和人事的忙碌。接着,诗人通过对友人职务的描写,表达了对其能力的赞赏,尤其是“道直言皆壮,心和鬓不斑”,不仅突出了友人心智的成熟,也隐含着对友人未来的美好期望。

诗中以“紫骝曾识驾,白羽可平奸”形象地表现了友人的品质与能力,进一步深化了对友人信任的情感。随后的景象描写,如“旗影明寒水,梅花动晓关”,则富有画面感,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同时也暗示了友人即将踏上的旅途。最后,诗人以“敢云能下榻,同看九华山”结束,既表达了对友人前程的美好祝愿,也展示了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情谊。

整首诗语言流畅,意象丰富,既有对友人的赞美,也有对美好未来的向往,体现出浓厚的时代气息与人文关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急诏下林间:急忙的命令在树林中下达,显示出官场的紧迫与忙碌。
  2. 天教公未闲:天命使得公职依然未能闲暇,表现出官员的辛劳。
  3. 虎符重领郡:权力的象征,显示出友人的重要性。
  4. 鸳序暂离班:职务的变动,暗示离别之情。
  5. 道直言皆壮:表达对友人能力的赞赏。
  6. 心和鬓不斑:心境平和,年华未老,表现出乐观态度。
  7. 紫骝曾识驾:骏马识途,象征友人的能力。
  8. 白羽可平奸:象征文雅与权谋,暗含对社会的关注。
  9. 边地尘初静:边疆局势的平静,体现了对国家的关心。
  10. 邻邦化匪艰:邻国的匪患难以解决,表现出诗人对社会问题的忧虑。
  11. 仍途从吏接:依旧在路上与官吏接头,表现出公务繁忙。
  12. 从乘约僧还:与僧侣相约归还,暗示友人生活的多样性。
  13. 旗影明寒水:自然景象的描写,营造出清新的气氛。
  14. 梅花动晓关:梅花在清晨摇曳,象征着希望与美好。
  15. 下车逢日吉:下车恰逢吉日,表现出对未来的期许。
  16. 涤印破春悒:洗去春日的忧愁,表现出乐观的心态。
  17. 惠政流人至:良好的政令,人民安居乐业。
  18. 清吟俗事删:清丽的吟唱,去除世俗烦扰。
  19. 条依萧守迹:规章制度依旧,表现出对传统的尊重。
  20. 仙认窦君颜:认得窦君的容颜,表现出对才华的推崇。
  21. 千古同歌夸:古往今来同声歌颂,表现出对友人持久的赞美。
  22. 期年即赐环:希望年年都能有美好的赠予。
  23. 敢云能下榻:敢说能在此共聚,表现出对友人的期待。
  24. 同看九华山:一起欣赏九华山的美景,象征着友谊的长久与美好。

修辞手法

  • 比喻:如“虎符”象征权力。
  • 拟人:梅花“动晓关”,赋予自然以生动的情感。
  • 对仗:如“紫骝曾识驾,白羽可平奸”,增加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与对未来的美好期望,同时也流露出对社会现状的关注,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与人文关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虎符:权力与责任。
  • 紫骝:能力与成就。
  • 梅花:希望与生机。
  • 九华山:美好的愿景与友谊的象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急诏”指的是什么? A. 急忙的命令
    B. 慢慢的命令
    C. 自然现象
    D. 个人情感

  2. 诗中“紫骝”象征什么? A. 友人的能力
    B. 自然风光
    C. 社会问题
    D. 生活琐事

  3. “梅花动晓关”中的梅花代表什么? A. 传统文化
    B. 希望与美好
    C. 官职变迁
    D. 政治风波

答案

  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送杜甫之任蜀州(王之涣)

诗词对比

  • 比较王之涣的《送杜甫之任蜀州》,两首诗都表达了对好友的祝福与对未来的期望,但徐照的诗更加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选》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代文学史》

相关诗句

急诏下林间,天教公未闲。下一句是什么

虎符重领郡,鸳序暂离班。上一句是什么

虎符重领郡,鸳序暂离班。下一句是什么

道直言皆壮,心和鬓不斑。上一句是什么

道直言皆壮,心和鬓不斑。下一句是什么

紫骝曾识驾,白羽可平奸。上一句是什么

紫骝曾识驾,白羽可平奸。下一句是什么

边地尘初静,邻邦化匪艰。上一句是什么

边地尘初静,邻邦化匪艰。下一句是什么

仍途从吏接,从乘约僧还。上一句是什么

仍途从吏接,从乘约僧还。下一句是什么

旗影明寒水,梅花动晓关。上一句是什么

旗影明寒水,梅花动晓关。下一句是什么

下车逢日吉,涤印破春悒。上一句是什么

下车逢日吉,涤印破春悒。下一句是什么

惠政流人至,清吟俗事删。上一句是什么

惠政流人至,清吟俗事删。下一句是什么

条依萧守迹,仙认窦君颜。上一句是什么

急诏下林间,下一句是什么

天教公未闲。上一句是什么

天教公未闲。下一句是什么

虎符重领郡,上一句是什么

虎符重领郡,下一句是什么

鸳序暂离班。上一句是什么

鸳序暂离班。下一句是什么

道直言皆壮,上一句是什么

道直言皆壮,下一句是什么

心和鬓不斑。上一句是什么

心和鬓不斑。下一句是什么

紫骝曾识驾,上一句是什么

紫骝曾识驾,下一句是什么

白羽可平奸。上一句是什么

白羽可平奸。下一句是什么

边地尘初静,上一句是什么

边地尘初静,下一句是什么

邻邦化匪艰。上一句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