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黄山》

时间: 2025-01-27 03:19:39

黄山别去恨绵绵,华表重寻第几巅。

马迹苔肥连碧汉,龙潭水暖涨灵泉。

断无花逐桃溪外,别有春留药圃边。

鶗鴃一声人亦老,鬓丝惊笑玉颜仙。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别黄山
作者: 文天祐 〔宋代〕

黄山别去恨绵绵,
华表重寻第几巅。
马迹苔肥连碧汉,
龙潭水暖涨灵泉。
断无花逐桃溪外,
别有春留药圃边。
鶗鴃一声人亦老,
鬓丝惊笑玉颜仙。

白话文翻译

离开黄山让我心中充满了无尽的遗憾,
再去寻觅那华表的高峰,不知道已经是第几次了。
马蹄在青苔上留下的痕迹,仿佛延伸到了碧空之下,
龙潭的水温暖而丰盈,涌动着灵泉的甘甜。
桃溪外没有花朵可追逐,
但在药圃边却另有春意留存。
一声黄鹂鸣叫,人也慢慢变老,
鬓发中夹杂着白丝,仍在笑谈如仙人般的容颜。

注释

  • 华表:古代皇帝的标志性建筑,常用作高峰的象征。
  • 马迹苔肥:马蹄在青苔上留下的痕迹,说明环境的湿润与生机。
  • 龙潭:传说中的神秘水潭,象征灵性与清澈。
  • 桃溪:桃花溪流,象征着春天的美丽与生机。
  • 鶗鴃:黄鹂,寓意春天的来临与生命的流逝。
  • 鬓丝:头发,暗示人的衰老与时光的流逝。

典故解析

“华表”与“龙潭”在诗中不仅仅是自然景物,更是古代文化背景的体现。“华表”象征着权威与尊贵,而“龙潭”则与传说中的神秘力量相联系,表现出诗人对自然的敬畏与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文天祐,宋代诗人,以山水诗见长,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观与情感交融,风格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写作于诗人离开黄山之际,表达了对黄山的深切眷恋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诗歌鉴赏

《别黄山》是一首极具情感深度的山水诗,诗人通过对黄山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感悟。开头两句便是强烈的情感宣泄,遗憾与心痛交织,给人以深刻的印象。接下来的描写则细腻而生动,马迹、龙潭、桃溪等意象,展现了黄山的美丽与生机,也隐喻着人生的旅途。诗的最后两句揭示了人与自然的关系,随着时间的推移,虽然人会变老,但对自然的热爱与追求却始终存在,仿佛在提醒我们珍惜当下,感受生命的美好。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黄山别去恨绵绵:离开黄山,心中充满对美好时光的无尽遗憾。
  2. 华表重寻第几巅:再次寻觅华表,不知已是第几次爬上高峰,反映出对美好事物的执着。
  3. 马迹苔肥连碧汉:马蹄在青苔上留下的痕迹,延展到碧空之下,暗示自然的生机与活力。
  4. 龙潭水暖涨灵泉:龙潭的水温暖而丰盈,象征着灵性与生命的滋养。
  5. 断无花逐桃溪外:桃溪外没有花可追逐,表现出一种失落感。
  6. 别有春留药圃边:药圃旁却另有春意,暗示着即使失去也有新的希望。
  7. 鶗鴃一声人亦老:黄鹂一声啼鸣,提醒人们时光流逝,生命渐老。
  8. 鬓丝惊笑玉颜仙:鬓发中夹杂白丝,却依然笑谈,象征着对生命的从容与淡定。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物与人的情感相结合。
  • 拟人:赋予自然以人的情感,增强情感共鸣。
  • 对仗:整首诗中展现出和谐美的对仗结构,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诗歌表达了对黄山的深情怀念,同时也反映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通过描绘自然的美丽,诗人传达了珍惜当下、感受生命的哲思。

意象分析

  • 黄山:象征美好、高远的理想。
  • 华表:象征追求与渴望。
  • 龙潭:象征灵性与清澈,代表内心的宁静。
  • 桃溪:象征青春与生机,提醒人们珍惜生命。
  • 鶗鴃:象征生命的流逝与自然的轮回。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华表”象征什么?
    A. 权威 B. 美丽 C. 生命 D. 失落

  2. “马迹苔肥”暗示了什么?
    A. 春天的到来 B. 自然的生机 C. 人的衰老 D. 旅行的疲惫

  3. “鶗鴃一声人亦老”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快乐 B. 失落 C. 忧伤 D. 生命的流逝

答案

  1. A
  2. B
  3. D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 王之涣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韩愈

诗词对比
王之涣的《登高》中同样描绘了自然的壮丽,表达了对人生的感慨,两首诗在情感上有相似之处,但文天祐的作品更强调了对黄山的深切怀念和生命的流逝。

参考资料

  1. 《宋诗三百首》
  2. 《古诗词鉴赏指南》
  3. 《文天祐与宋代诗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