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烟含白露》
时间: 2025-01-27 04:15:32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宿烟含白露
作者: 孙頠
㭊㭊有新意,微微曙色幽。
露含疏月净,光与晓烟浮。
迥野遥凝素,空林望已秋。
著霜寒未结,凝叶滴还流。
比玉偏清洁,如珠讵可收。
裴回阡陌上,瞻想但淹留。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清晨时分的宁静与美丽,露水在清冷的空气中闪烁,晨曦微微透出,给人一种新鲜的感觉。露水与稀疏的月光交相辉映,光影在清晨的烟雾中浮动。遥远的田野上,白色的霜气凝聚,空旷的树林中透出秋天的气息。霜尚未完全冻结,树叶上还滴落着露水。露水如同洁白的玉石,清澈而美丽,然而又难以收集。作者在田间小道上徘徊,沉浸在这自然的美景中,心中充满了留恋与思绪。
注释:
- 㭊㭊: 形容烟雾缭绕,隐约可见。
- 曙色幽: 曙光微弱而悠远,描绘晨曦的朦胧。
- 露含疏月净: 露水含着稀疏而清澈的月光。
- 光与晓烟浮: 光与晨雾交融,形成一种飘浮的感觉。
- 迥野: 远方的田野。
- 著霜寒未结: 霜气尚未完全凝结,表现出寒冷的气候。
- 比玉偏清洁: 露水比玉石更为纯净。
- 裴回阡陌上: 在田间小道上徘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孙頠,唐代诗人,生平资料不详,但其作品多以描绘自然风光、抒发情感为主。孙頠的诗风清新,常常通过细腻的描绘表达内心的感受。
创作背景:
《宿烟含白露》创作于秋冬时节,诗人可能在某个清晨漫步于乡间,目睹了自然界的美丽景象,因而发出这样的感慨。此时正是白露时节,气候逐渐转凉,露水增多,诗人通过细致的描绘,展现了自然的宁静与美丽。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清晨的自然景色为题材,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深刻感受。首句“㭊㭊有新意”便引领我们进入一个朦胧而清新的清晨,烟雾弥漫,给人一种新奇的感觉。而“微微曙色幽”则将晨曦的微弱光芒与烟雾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氛围。
诗中通过“露含疏月净”描绘了露水与月光的清澈,展现了自然的纯洁之美。接下来的“光与晓烟浮”更是增强了这种宁静的美感,晨光穿透轻烟,似乎在轻轻地流动。
随着诗句的推进,诗人转向远方的景象,“迥野遥凝素,空林望已秋”,远方的田野与树林中已显现出秋天的气息,营造出一种悠远的意境。“著霜寒未结”则让人感受到清晨的寒冷与露水的清新,带有一丝淡淡的忧伤。
最后两句“比玉偏清洁,如珠讵可收”道出了露水的珍贵与难以把握,诗人对这一瞬间美好的留恋之情跃然纸上。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情的感慨,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时光流逝的珍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㭊㭊有新意:形容烟雾缭绕,令人感到新鲜。
- 微微曙色幽:晨曦微弱而幽远,营造出宁静的氛围。
- 露含疏月净:露水映衬着清澈的月光,象征纯洁。
- 光与晓烟浮:光线与晨雾交融,形成朦胧的美感。
- 迥野遥凝素:远方的田野上凝聚着白霜,暗示已入秋。
- 空林望已秋:空旷的树林中,秋意渐浓。
- 著霜寒未结:霜气尚未完全凝结,显示出清晨的寒冷。
- 凝叶滴还流:树叶上滴落着露水,流动的美感。
- 比玉偏清洁:露水的清澈胜过玉石,展现自然之美。
- 如珠讵可收:露水如同珍珠,难以捕捉。
- 裴回阡陌上:徘徊在田间小道上,表达思绪的流连。
- 瞻想但淹留:沉浸在这美景中,难以自拔。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露水比作玉石和珍珠,强调其清澈与珍贵。
- 拟人:晨光与烟雾的交融,赋予了自然以情感。
- 对仗:诗中使用了对仗的手法,如“光与晓烟浮”与“露含疏月净”,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展现出一种宁静而深邃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烟:象征朦胧、不确定的美。
- 露水:象征纯洁与短暂的美好。
- 晨曦:象征新生与希望。
- 霜:象征寒冷与秋天的到来。
- 森林:象征宁静与自然的和谐美。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㭊㭊”形容的是: A. 清晨的阳光
B. 烟雾缭绕
C. 秋天的落叶 -
“露水比玉更清洁”说明了: A. 露水的珍贵
B. 玉石的美丽
C. 秋天的寒冷 -
整首诗主要描绘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象? A. 春天
B. 夏天
C. 秋天
答案:
- B
- A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夜泊牛津》by 李白
- 《秋夕》by 杜甫
- 《静夜思》by 李白
诗词对比:
- 《月夜忆舍弟》by杜甫:同样描绘了自然景色与思乡之情,两者都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出对情感的深刻理解。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唐诗的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