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英台近 有怀》

时间: 2025-04-28 02:23:00

掩重门,垂锦幕,黯黯愁无绪。

千里音稀,雁字凭谁付。

最怜豆蔻年华,玉人娇小,却一片琴心相许。

想今日,人面应谢桃花,春风在何处。

极目蓬山,此恨无由诉。

纵教梦里重逢,梦回人杳,怕只剩残红泣雨。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掩重门,垂锦幕,黯黯愁无绪。
千里音稀,雁字凭谁付。
最怜豆蔻年华,玉人娇小,却一片琴心相许。
想今日,人面应谢桃花,春风在何处。
极目蓬山,此恨无由诉。
纵教梦里重逢,梦回人杳,怕只剩残红泣雨。

白话文翻译:

我轻轻地关上重重的门,垂下了华丽的帷幕,心中愁苦而无所依托。
千里之外的音讯稀少,雁字的消息又能托付给谁呢?
我最怜爱那豆蔻年华的少女,她娇小可人,却也只是一片琴心向你倾诉。
想想如今,你的面容或许已经对桃花不再相顾,那春风又在何处呢?
远眺蓬莱山,此恨无从诉说。
即使在梦中重逢,梦醒后人已杳无音讯,剩下的只怕是那雨中泪洒残红。

注释:

  • 重门:厚重的门,象征着隔绝与封闭。
  • 锦幕:华丽的帷幕,代表着美好与华贵的生活。
  • 黯黯:形容心情沉重,愁苦。
  • 千里音稀:远方的消息稀少,表现孤独与思念。
  • 豆蔻年华:指少女的青春年华,象征纯真与美好。
  • 琴心相许:以琴心传达情意,表达内心的情感寄托。
  • 桃花:象征美丽的青春和爱情,常用来比喻年轻的女子。
  • 蓬山:指代遥远的地方,象征理想与渴望。
  • 残红泣雨:形容花瓣凋落,像泪水般洒落,寓意伤感与无奈。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吴未淳,近代诗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优美的语言著称。他的作品多描绘爱情、乡愁和人生的无奈,风格清新而深刻。

创作背景:

《祝英台近 有怀》创作于吴未淳对爱情的深切怀念之时。诗中流露出对往昔美好时光的追忆和对现状的无奈,反映了诗人在特定社会背景下的情感体验。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轻柔而富有韵律的语言,传达出一种深沉的思念与愁苦。开头的“掩重门,垂锦幕”,便营造出一种封闭而孤寂的氛围,仿佛诗人正身处一个华丽却无情的空间中,内心的愁苦难以言表。接下来的“千里音稀,雁字凭谁付”,则通过自然意象表现思念的深邃与孤独。诗人将对方的音信比作远道而来的雁,既美丽又遥远,显得无比珍贵而又难以捉摸。

“最怜豆蔻年华,玉人娇小,却一片琴心相许”则展现了对年轻时光的珍视和对爱情的执着。这里的“琴心”不仅是对情感的寄托,也象征着那种纯真而美好的情感表达。

随着诗句的深入,诗人对现状的无奈愈发明显,“人面应谢桃花,春风在何处”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未来的迷茫。最后几句则将感伤推向高潮,梦里的重逢与现实的杳无音信形成鲜明对比,令人感到无尽的惆怅和遗憾。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成功地传达了对青春、爱情以及人生无常的深刻感悟,令人动容。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掩重门,垂锦幕,黯黯愁无绪:关上沉重的门,垂下华丽的帷幕,心中满是愁苦,无法自已。
  2. 千里音稀,雁字凭谁付:遥远的音讯少之又少,飞雁的字迹又能托付给谁呢?
  3. 最怜豆蔻年华,玉人娇小,却一片琴心相许:我最怜爱的是那豆蔻年华的少女,她娇小可人,却只愿将自己的情意倾注于你。
  4. 想今日,人面应谢桃花,春风在何处:想想如今,你的面容或许已不再对桃花留情,那春风又在何方呢?
  5. 极目蓬山,此恨无由诉:极目远眺蓬莱山,此恨无处诉说。
  6. 纵教梦里重逢,梦回人杳,怕只剩残红泣雨:即使在梦中重逢,梦醒后人已杳无踪影,怕只剩下那泪雨纷飞的残红。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情感比作“琴心”,表现情感的深邃与细腻。
  • 拟人:桃花被赋予了情感,表现对美好时光的怀念。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对仗工整,增强了音韵的美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爱情的回忆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表达了对逝去青春的追忆和对爱情的渴望。诗人在情感的纠结中,展现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无法企及的无奈,情感真挚而深刻。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重门:象征隔绝与封闭的情感状态。
  • 锦幕:代表着表面的华丽与内心的孤独。
  • 雁字:象征远方的思念与稀少的消息。
  • 豆蔻年华:象征青春、纯真与爱情的美好。
  • 桃花:象征美丽的爱情与青春的流逝。
  • 蓬山:象征遥远的理想与美好的向往。
  • 残红泣雨:象征凋零的美好与无尽的哀伤。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祝英台近 有怀》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杜甫
    C) 吴未淳
    D) 白居易

  2. 诗中提到的“豆蔻年华”指的是?
    A) 男性
    B) 青春少女
    C) 夕阳
    D) 老年人

  3. 诗中“纵教梦里重逢,梦回人杳”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欢乐
    B) 无奈与遗憾
    C) 期待
    D) 愤怒

答案:

  1. C) 吴未淳
  2. B) 青春少女
  3. B) 无奈与遗憾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红楼梦》中的诗词
  • 李清照的《如梦令》

诗词对比:

  • 《离骚》(屈原):同样表达对失去的哀伤,情感深刻,但更具政治色彩。
  • 《静夜思》(李白):都涉及思念,但李白更侧重于孤独的思乡情。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吴未淳诗集》
  • 《诗经》与《楚辞》对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