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英台近 听雨》

时间: 2025-01-26 05:11:43

夜凄其,风冷凛,残烛暗如许。

见说春归,大黑渺无据。

重关深闭孤凉,谁来一扣?

竟只是、伤心春雨。

雨休住。

万里江海微茫,更谁伴吾语?

除却先生,更有孰听汝?

可怜身世飘萍,明朝水涨,莫流我、天涯远去。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祝英台近 听雨
作者:卢青山

夜凄其,风冷凛,残烛暗如许。
见说春归,大黑渺无据。
重关深闭孤凉,谁来一扣?
竟只是伤心春雨。
雨休住。
万里江海微茫,更谁伴吾语?
除却先生,更有孰听汝?
可怜身世飘萍,明朝水涨,
莫流我天涯远去。

白话文翻译:

夜晚寒冷凄凉,风吹得刺骨,烛光暗淡得让人心慌。
听说春天要来了,但天空一片黑暗,没有任何消息。
深深的门关紧闭,孤独又寒冷,谁会来敲门呢?
眼前的唯有让人伤感的春雨。
雨啊,你何时才能停住?
遥远的江海一片模糊,还有谁能和我倾诉?
除了你,先生,还有谁听得见你的声音?
可怜我的身世就像漂浮的浮萍,明天水涨的时候,
可不要让我漂流到天涯海角去。

注释:

  • 凄其:形容夜晚凄凉的样子。
  • 冷凛:形容寒冷刺骨。
  • 残烛:指已经烛光微弱的蜡烛。
  • 春归:指春天的到来。
  • 重关:深重的门。
  • 伤心春雨:春天的雨水让人感到伤感。
  • 飘萍:指漂浮不定的浮萍,象征生活的无常。

典故解析:

“浮萍”在古代诗词中常用来比喻漂泊不定的人生,表达对命运的无奈与悲伤。春雨则常常象征着生命的复苏与希望,但诗中却因雨而感到孤独与伤感,形成鲜明的对比。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卢青山,当代诗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独特的自然描写而闻名。他的作品常常反映个人的情感体验与社会现实。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一个阴雨绵绵的夜晚,诗人因孤独与对春天的渴望而感到忧伤,反映了他对人生无常的思考和对伴侣的渴望。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凄凉的夜景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情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春天的渴望。开篇的“夜凄其,风冷凛”便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寒冷而孤独的氛围中,紧接着的“残烛暗如许”则加深了这种孤寂感。诗人以“见说春归”引入春天这一主题,但随即用“大黑渺无据”表现出对春天到来的不确定性,暗示了生活中的无常与失落。

诗中的“重关深闭孤凉”,不仅仅是对环境的描写,更是对自我内心世界的反映,深闭的门象征着内心的封闭与孤独。接下来的“竟只是伤心春雨”,更是将春雨与伤感相联系,赋予了春雨一种悲伤的情感,使得春天的到来不再是喜悦,而是悲伤的伴侣。

全诗在最后以“可怜身世飘萍”收束,表达了对命运的无奈与对未来的担忧,情感深入人心,读者能感受到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与对爱的渴望。

诗词解析:

  1. 逐句解析

    • “夜凄其,风冷凛”:描绘了夜晚的寒冷与凄凉,营造出一种孤独的氛围。
    • “见说春归,大黑渺无据”:听说春天要来了,但一切是那么渺小,无法确认。
    • “重关深闭孤凉,谁来一扣?”:深重的门紧闭,孤独的心情无人能解。
    • “竟只是伤心春雨”:春雨却让人感到伤感,和期待的春天形成对比。
    • “雨休住”:呼唤雨停,渴望内心的平静。
    • “万里江海微茫,更谁伴吾语?”:遥远的江海模糊不清,感到无伴可诉。
    • “除却先生,更有孰听汝?”:除了内心的伴侣,谁能倾听自己的心声?
    • “可怜身世飘萍,明朝水涨,莫流我天涯远去”:对未来的担忧,表达了对命运无常的感慨。
  2.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可怜身世飘萍”,将人生比作漂浮的浮萍,象征无依无靠的状态。
    • 拟人:将春雨赋予感情,表现出对春雨的复杂情感。
    • 对仗:如“重关深闭孤凉,谁来一扣?”形成对称的结构,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3.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描绘春雨带来的孤独与伤感,表现了对生活的无奈与对爱与陪伴的渴望。诗人以细腻的情感和意象传达出对人生无常的思考,展现了对未来的忧虑。

意象分析:

  • :象征孤独与沉寂。
  • 春雨:象征生命的复苏,但在此处却带来伤感。
  • 浮萍:象征无依无靠的漂泊与对命运的无奈。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重关深闭孤凉”中的“重关”指的是什么? A. 门
    B. 窗
    C. 墙

  2. “可怜身世飘萍”中的“飘萍”象征什么? A. 指春天
    B. 指无常的生活
    C. 指快乐的心情

  3. 诗中反复提到的“春雨”代表了什么? A. 希望
    B. 伤感
    C. 快乐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李白
  • 《雨霖铃》 柳永

诗词对比

  • 《静夜思》:同样表达了孤独思乡之情,但更多的是对故乡的思念。
  • 《雨霖铃》:描写了雨中的离愁,与《祝英台近》中的孤独感相似,但情感的基调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 《中国现代诗歌史》
  • 《古典诗词鉴赏》
  • 《诗词的美与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