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西仲秋日闻莺诗》
时间: 2025-01-26 23:48:57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不待风霜剪碧林,柳阴忽见一梭金。
似传西帝宸游信,空惹东窗梦觉心。
暂辍笙歌聊试听,既无桃杏莫须吟。
旧交燕子归何处,好倩宾鸿为嗣音。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秋日的景象。没有经过风霜的剪裁,碧绿的树林中,忽然看到一缕阳光像金丝一样映照下来。似乎传递着西帝(指西汉的皇帝)游玩的消息,却让东窗下的心情满是梦幻。暂时停下笙歌,聊作听闻,既然没有桃花和杏花,那就无需吟唱。老朋友燕子归来,却不知它们飞向何处,只希望美丽的鸿雁能带来音信。
注释:
字词注释:
- 风霜:指天气的变化,通常代表严寒的冬季。
- 碧林:青翠的树林。
- 一梭金:形容阳光透过树叶洒下,像金色的丝线。
- 西帝:西汉的皇帝,指汉朝的统治者。
- 东窗:指东方的窗户,象征着早晨和新生。
- 笙歌:笙是一种乐器,笙歌指音乐和歌唱。
- 桃杏:指桃花和杏花,象征春天的繁华。
- 燕子:春天的候鸟,象征着春天的到来。
- 宾鸿:指鸿雁,寓意传递音信的鸟类。
典故解析:
- “西帝宸游信”:提到西汉的皇帝,可能暗指古代帝王出游的盛况,营造了诗歌的历史感与深远意境。
- “燕子归何处”:燕子每年春天归来,表达了对旧友与往事的思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仇远,字文韶,号大愚,南宋时期的诗人,擅长山水诗及咏怀诗,作品多表现对自然的感悟及对人生的思考。他的诗风清新洒脱,常融入个人情感和哲理。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中秋时节,正值秋高气爽之际。通过描绘秋日的景象,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和对友人的怀念,反映了秋天的萧瑟与人们内心的惆怅。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清晰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绘了一个浓郁的秋日场景。首句“不待风霜剪碧林”,给人以生动的画面感,仿佛秋天的阳光照耀在秋色中的树林里,展现出一种宁静而又美丽的景象。接下来的“柳阴忽见一梭金”则暗示着秋天的阳光穿透枝叶,洒下金色的光辉,使整幅画面生动而迷人。通过“似传西帝宸游信”,诗人将个人情感与历史背景结合,反映了对过往和理想的追寻。
诗中“暂辍笙歌聊试听”表达了在这个梦幻的时刻,诗人暂时停下欢乐的音符,倾听秋日的静谧。此时无桃杏盛开,便无诗情可吟,表现了对自然景色的感悟,以及因缺少春天的繁华而产生的失落感。最后一联“旧交燕子归何处”,则是对旧友的思念,借燕子归来的意象,表达了对友情和往事的怀念。
整首诗在意象和情感上相互交织,展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怀旧,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不待风霜剪碧林:秋天的树林无需经历风霜的洗礼,依然色彩斑斓。
- 柳阴忽见一梭金:柳树的阴影中,忽然出现了一缕阳光,像金色的丝线。
- 似传西帝宸游信:似乎在传递着皇帝出游的消息,带有一种历史的厚重感。
- 空惹东窗梦觉心:这份消息只让人心生梦幻,象征着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
- 暂辍笙歌聊试听:暂时停止音乐,希望能静下心来听听秋日的声音。
- 既无桃杏莫须吟:既然没有春天的桃花和杏花,那么也无需吟唱。
- 旧交燕子归何处:老朋友燕子归来,却不知它们的去向,暗含对友人的思念。
- 好倩宾鸿为嗣音:希望鸿雁能带来消息,表达对音信的期盼。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阳光比作金色的丝线,生动形象。
- 拟人:赋予燕子和鸿雁以情感,表达思念之情。
- 对仗:整首诗在对仗和节奏上保持和谐,增强了音乐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对旧友情的怀念以及对自然的感悟,展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哲理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风霜: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
- 柳阴:象征着生命的柔和与自然的美好。
- 金:代表着希望与生机,象征着秋天的丰收。
- 燕子:象征着春天与友谊,传递着思念的情感。
- 鸿雁:象征着音信与联系,寄托着对友人的怀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西帝”指的是哪个朝代的皇帝?
- A) 唐代
- B) 宋代
- C) 汉代
- D) 明代
-
“不待风霜剪碧林”中的“风霜”主要象征什么?
- A) 春天
- B) 夏天
- C) 秋天
- D) 冬天
-
诗中提到的“旧交燕子”象征着什么?
- A) 新朋友
- B) 过去的友谊
- C) 自然景色
- D) 家庭
答案:
- C) 汉代
- D) 冬天
- B) 过去的友谊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春晓》孟浩然
诗词对比:
- 李白的《静夜思》同样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但采用了更直接的情感表达方式;而仇远的《和西仲秋日闻莺诗》则通过秋日的景象来引出思念,情感更为含蓄。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
- 《中国古代诗词流派与风格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