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常引(题洞宾醉桃源像)》

时间: 2025-04-28 16:51:38

邯郸梦里武陵溪。

春色醉冥迷。

花压帽檐歌,谩赢得、红尘满衣。

青蛇飞起,黄龙喝住,才是酒醒时。

和露饮刀圭,待月满、长空鹤归。

意思解释

太常引(题洞宾醉桃源像)

原文展示:

邯郸梦里武陵溪。春色醉冥迷。花压帽檐歌,谩赢得红尘满衣。青蛇飞起,黄龙喝住,才是酒醒时。和露饮刀圭,待月满长空鹤归。

白话文翻译:

在邯郸的梦中,仿佛回到了武陵溪的春日,醉意朦胧,花影压着帽檐,歌声飘扬,漫不经心地沾染了满身红尘。青蛇飞起,黄龙喝止,这才明白是酒醒的时刻。与露水共饮,等待明月高悬,长空中的仙鹤归来。

注释:

  • 邯郸梦:指的是“邯郸”的梦境,典出《庄子》,表达一种梦境与现实交织的状态。
  • 武陵溪:典指“武陵桃源”,即陶渊明所描绘的理想乡。
  • 春色醉冥迷:形容春天的景色令人陶醉,神志迷离。
  • 青蛇:可能象征神秘的存在或幻影。
  • 黄龙:在中国文化中常象征着权力和尊贵。
  • 酒醒时:指从醉态中清醒过来,现实的回归。
  • 和露饮刀圭:指与露水同饮,刀圭是指一种古代的饮器,暗喻清高和雅致。
  • 月满长空鹤归:象征着月圆之时,仙鹤归来,暗示着理想和归宿。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清观(约生于1080年,卒年不详),字景明,号寒云,北宋时期的诗人。他以词作见长,风格清新脱俗,善于描绘自然景物与人情世态。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宋代,正值社会动荡与文化繁荣并存的时期。诗人可能受到隐逸文化和道家思想的影响,表达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诗歌鉴赏:

《太常引(题洞宾醉桃源像)》是一首充满梦幻色彩的词作,描绘了一个理想的桃花源,诗中流露出对自然美和精神自由的热爱。王清观通过对武陵溪的描绘,表达了对人间红尘的逃避与向往。在春色的迷醉中,诗人感受到一种脱离世俗的快感,而当酒意渐醒之时,现实又回归,令人感到无奈与惆怅。

诗中使用了大量的意象,如“青蛇”“黄龙”“鹤归”,这些意象不仅构建了一个神秘的境界,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渴望与追求。诗人希望在这片理想的桃源中找到一种精神上的寄托,逃避现实的烦恼。而“与露饮刀圭”的意向,体现了诗人对清雅生活的追求,表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心境。

整体来看,这首诗充满了道家思想的影子,渴望自然与和谐,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流露出对现实的无奈与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邯郸梦里武陵溪:诗人以梦境开篇,营造出一个虚幻的意境,表达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2. 春色醉冥迷:描绘春天的醉人景色,表现出陶醉与沉迷的状态。
  3. 花压帽檐歌:花朵的影子压在帽檐上,歌声随风飘扬,表现出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
  4. 谩赢得红尘满衣:形容在这美好时光中,漫不经心地沾染了红尘的烦恼。
  5. 青蛇飞起,黄龙喝住:象征着幻梦中的存在与权威的介入,暗示现实的醒悟。
  6. 才是酒醒时:意识到梦境的结束,回归现实。
  7. 和露饮刀圭:与露水共饮,表现出清雅的生活方式。
  8. 待月满长空鹤归:期待明月高悬时,象征理想的归宿。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青蛇”“黄龙”,比喻幻影与权威。
  • 拟人:春色、花影等具有生动的形象化特点。
  • 对仗:如“和露饮刀圭,待月满长空鹤归”,对仗工整,提升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对现实的思考。通过梦境与现实的对比,表达了对自由、自然的追求和对世俗烦恼的超脱。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邯郸梦:梦境、幻想,象征着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 武陵溪:桃花源的象征,代表着理想人间。
  • 青蛇、黄龙:神秘与权威的象征,暗示理想与现实的冲突。
  • :长寿与归属的象征,期待理想的归来。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太常引(题洞宾醉桃源像)》的作者是谁?

    • A) 陶渊明
    • B) 王清观
    • C) 李白
    • D) 杜甫
  2. 诗中“邯郸梦”指的是什么?

    • A) 爱情故事
    • B) 追求理想生活的梦境
    • C) 战争的梦
    • D) 对现实的逃避
  3. 诗中提到的“青蛇”象征什么?

    • A) 财富
    • B) 幻影或神秘存在
    • C) 恋爱
    • D) 友情

答案:

  1. B) 王清观
  2. B) 追求理想生活的梦境
  3. B) 幻影或神秘存在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桃花源记》
  • 李白《静夜思》
  • 苏轼《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王清观《太常引》与陶渊明《桃花源记》

  • 主题:两者均描绘了理想境界,但王清观更强调个人内心的迷醉与现实的冲突,而陶渊明则是对世外桃源的向往。
  • 风格:王清观的词更具梦幻色彩,陶渊明的 prose 语言简练,意境深远。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代文学史》
  • 《诗词鉴赏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