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常引 东原上清宫,同杨飞卿夜话汝梁旧游》
时间: 2025-04-28 17:37:10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太常引
东原上清宫,同杨飞卿夜话汝梁旧游
十年流水共行云。相见重情亲。
沧海坐扬尘。便疑是前身后身。
风台月榭,舞裙歌扇,乐事几回新。
莫话洛阳春。更谁似金銮故人。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词表达了诗人和朋友在东原上清宫夜谈的情景,十年来仿佛时光如流水般匆匆而过。重逢时彼此的情感依旧深厚。曾经的岁月如沧海中的扬尘,令人怀疑自己是否是前世与今生的交替。风台与月榭中,舞裙与歌扇的乐事不知又有多少次新鲜的体验。却不愿再提洛阳春色,谁能像在金銮殿中的故人那样珍贵?
注释:
- 十年流水:形容时间如流水般匆匆,暗示时间的流逝。
- 沧海坐扬尘:沧海指代广阔的海洋,坐扬尘形容在海上飘扬的尘土,暗喻人生的无常和变幻。
- 风台月榭:指代风景优美的地方,常用来描绘诗人的生活环境。
- 金銮:指代皇宫,象征着权力与地位。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元好问(1190年—1257年),字仲明,号天池,元代诗人、词人,擅长诗词,尤其以豪放派词风著称。他的词常常表现出对人生的思考和对友人的深情。
创作背景:
本词创作于元代,背景复杂,政治动荡,诗人通过对往昔的回忆与朋友的交谈,表达对时光流逝和友情珍贵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与友人重逢时的心境。开篇以“十年流水共行云”引入,便将时间的流逝与自然现象相结合,令人感受到岁月的无情与友谊的珍贵。接下来,诗人用“沧海坐扬尘”来形容人生的变幻与无常,进一步强调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风台月榭的描写则增添了诗歌的美感,轻盈的舞裙与歌扇构成了一幅和谐的画面,暗示着过去的欢乐时光。最后一句“更谁似金銮故人”不仅点明了故人的珍贵,也让整首词在情感上达到高潮,展现了对友谊的深切怀念与珍视。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十年流水共行云: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岁月如流水般无法挽回。
- 相见重情亲:重逢时的情感依旧浓厚,强调友情的可贵。
- 沧海坐扬尘:人生如沧海,充满不确定性,回忆交错。
- 便疑是前身后身:在时间之流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似乎跨越了生死。
- 风台月榭,舞裙歌扇,乐事几回新:描绘了过去的欢乐时光,让人感受到生活的美好。
- 莫话洛阳春:不愿再提往昔的春天,暗示着对现实的珍惜。
- 更谁似金銮故人:强调了与故人的情谊无可替代。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时间比作流水,增强了时间流逝的感受。
- 对仗:如“舞裙歌扇”,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词通过对友人的深情回忆,展现了人生的无常与友情的珍贵,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故人深切的怀念。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流水:象征时间的流逝。
- 沧海:象征人生的变幻。
- 风台月榭:代表美好的生活环境。
- 金銮:象征权力与地位,亦象征珍贵的友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十年流水共行云”中“流水”有何象征意义? A. 时间的流逝
B. 人生的悲欢
C. 友谊的珍贵
答案:A -
“更谁似金銮故人”中的“金銮”指代什么? A. 皇宫
B. 朋友
C. 洛阳
答案:A -
诗中描绘的“舞裙歌扇”代表什么? A. 快乐的时光
B. 失去的岁月
C. 未来的希望
答案:A
相关作品推荐:
-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 苏轼
- 《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 - 辛弃疾
诗词对比:
-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同样表达对时光与友谊的思考,展示了诗人与朋友的深厚感情。
- 《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描绘了春夜的美景和对往昔的怀念,风格上与元好问的作品相似。
参考资料:
- 《元代诗词鉴赏》 - 相关文集
- 《古诗词研究》 - 研究古诗词的专业书籍
- 《诗词名句解读》 - 解读经典诗词的参考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