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桑子》

时间: 2025-02-04 15:37:25

画楼钟动君休唱,往事无踪。

聚散匆匆。

今日欢娱几客同。

去年绿鬓今年白,不觉衰容。

明月清风。

把酒何人忆谢公。

意思解释

采桑子

作者:欧阳修 〔宋代〕
类型:古诗词

原文展示:

画楼钟动君休唱,往事无踪。聚散匆匆。今日欢娱几客同。
去年绿鬓今年白,不觉衰容。明月清风。把酒何人忆谢公。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词开头提到画楼里钟声响起,叫你不要再唱了,往昔的事情早已无影无踪。人与人之间的聚散是如此匆忙,今天欢聚的朋友到底有几位呢?回想去年时我们还是青丝,如今却已满头白发,岁月不觉已使容颜衰老。明亮的月光和清新的风中,举杯畅饮,谁还记得谢公的故事呢?

注释:

  • 画楼:指装饰华丽的楼阁。
  • 钟动:钟声响起。
  • 休唱:不要再唱了。
  • 往事无踪:过去的事情已经消失得无影无踪。
  • 聚散匆匆:人与人之间的相聚和分散都非常匆忙。
  • 绿鬓:青丝,年轻时的头发。
  • 衰容:衰老的容颜。
  • 谢公:指谢安,东晋时期的名士,以风雅著称。

典故解析:

“谢公”指的是东晋名士谢安,他以风雅洒脱著称,常与友人饮酒吟诗。诗中提及谢公,意在引发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和感叹。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和史学家。他的诗词以清新、自然著称,尤其擅长于词的创作。

创作背景:这首词写于晚年,反映了作者对岁月流逝的感慨,以及对过往时光和友人聚散的深刻思考。表现出一种“人生如梦”的哲理,带有浓厚的怀旧色彩。

诗歌鉴赏:

这首《采桑子》以其清新脱俗的风格和深刻的情感引人深思。开篇以“画楼钟动”引出对友人的呼唤,随着钟声的响起,时间的流逝感愈加明显,仿佛在提醒人们不要沉浸在过去的歌声中。接下来提到“往事无踪”,则加重了这种对往昔的感慨,仿佛一切都已随风而去。

“聚散匆匆”一句,体现了人生的无常和聚会的短暂,使人对友谊的珍惜有了更深的思考。再看“去年绿鬓今年白”,通过对比表现岁月的无情,令人感慨时光的流逝。最后提到“明月清风”,营造了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忧伤的氛围,举杯畅饮的场景中,似乎更增添了对谢公的怀念,暗示着对过往风雅生活的追忆。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思考与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哀伤和哲理的深意。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画楼钟动君休唱:华丽的楼阁里钟声响起,提醒你不要再唱。
    2. 往事无踪:往日的事情已经无影无踪。
    3. 聚散匆匆:人与人之间的相聚与分离都是如此匆忙。
    4. 今日欢娱几客同:今天欢聚的朋友有多少呢?
    5. 去年绿鬓今年白:去年还是青丝,今年却已白发。
    6. 不觉衰容:不知不觉已经容颜衰老。
    7. 明月清风:明亮的月光和清新的风。
    8. 把酒何人忆谢公:举杯畅饮,谁还记得谢公的风雅呢?
  •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去年绿鬓”与“今年白”形成鲜明对比,突显时间的流逝。
    • 拟人:如“往事无踪”,赋予往事生命,增强感情色彩。
  • 主题思想:整首词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对欢聚时光的珍惜,以及对往昔美好生活的怀念。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和人事变迁,展现出人生的短暂与无常,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

意象分析:

  • 画楼:象征着繁华和美好。
  • 钟声:象征着时间的流逝。
  • 明月清风:象征着自然的宁静与恬淡。
  • 绿鬓与白发:象征着青春与衰老的对比,反映人生的无常。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画楼钟动君休唱”中的“钟动”意指什么? A. 钟声响起
    B. 钟表转动
    C. 钟被打碎

  2. 本词中提到的“谢公”指的是哪个历史人物?
    A. 司马懿
    B. 谢安
    C. 陶渊明

答案

  1. A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
  • 李清照《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诗词对比

  • 欧阳修的《采桑子》与李清照的《如梦令》都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与对往昔的追忆。不论是男词人还是女词人,二者都在作品中体现了对人生无常的共同思考。

参考资料:

  • 《中国古典文学作品选》
  • 《宋词三百首》
  • 《欧阳修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