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夜啼》

时间: 2025-01-27 03:19:23

宵寒湘瑟泠泠。

倩谁听。

偏有鱼龙秋醒眼垂青。

山月洁。

天风瞥。

大江横。

丫髻仙童游戏正骑鲸。

意思解释

乌夜啼

作者: 杨玉衔 〔清代〕

原文展示:

宵寒湘瑟泠泠。倩谁听。偏有鱼龙秋醒眼垂青。山月洁。天风瞥。大江横。丫髻仙童游戏正骑鲸。


白话文翻译:

夜晚寒冷,湘江的瑟声泠泠作响,谁来倾听呢?偏偏有鱼龙在秋天苏醒,眼神垂落,似乎在凝视着青天。山上的月亮洁白如玉,天风轻轻拂过,大江横亘在眼前。那丫髻的仙童正在玩耍,骑在鲸鱼上。


注释:

  • 宵寒:夜晚寒冷。
  • 湘瑟:指湘江边的瑟声,瑟是一种古乐器。
  • :请、请求。
  • 鱼龙:传说中的鱼和龙,象征生动的景象。
  • 秋醒:指秋天的气息使生物复苏。
  • 垂青:形容眼神低垂,充满思念。
  • 丫髻:少女的发髻,古代女子的发型。

典故解析:

  • 鱼龙:在古代文学中常用来描绘生物的灵动,象征着自然生机。
  • 骑鲸:源于道教文化,常用来形容仙人的飘逸与欢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玉衔,清代诗人,才华横溢,以其细腻的笔触和独特的意象见长,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和人文情怀。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清代,正值诗人对自然景色的感悟与内心情感交融的时期。诗中蕴含着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于生命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乌夜啼》以清丽的笔调勾勒出一个寒冷夜晚的自然景象,诗人通过对声音、色彩及意象的描绘,使读者感受到一幅生动的画面。夜晚的寒意与湘江的瑟声,形成了一种孤寂而又美丽的对比,引导读者进入一个梦幻般的境界。诗中提到的鱼龙和仙童,既表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也暗示了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生。山月的洁白与天风的轻柔,营造出一种宁静而优雅的氛围,让人不禁沉醉其中。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极为成功,情感细腻,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和自然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宵寒湘瑟泠泠:描绘了寒冷的夜晚,湘江边传来的瑟声,营造出一种清冷、孤寂的氛围。
  2. 倩谁听:诗人发出疑问,暗示在如此夜晚中,真正能倾听的又有几人。
  3. 偏有鱼龙秋醒眼垂青:提到鱼龙复苏,暗示秋天带来的生机与希望。
  4. 山月洁:山上的月亮洁白,象征着纯净与美好。
  5. 天风瞥:表达人与自然的和谐,天风轻拂,给人以舒适感。
  6. 大江横:大江横亘,突显出自然的雄伟与壮丽。
  7. 丫髻仙童游戏正骑鲸:描绘仙童的悠闲与快乐,表现出人对自然的向往与憧憬。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鱼龙与仙童的形象比作生命的活力,表现出自然界的生动。
  • 拟人:将风与江赋予生命,增强了诗的情感色彩。
  • 对仗:诗中用词对称,增强了音乐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的感悟与对自然的热爱,传达出一种宁静、幽远的情感基调,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想境界。


意象分析:

  • 湘瑟:象征着音乐与情感,传递出孤独而优雅的氛围。
  • 鱼龙:代表生机与希望,象征着生命的复苏。
  • 山月:意象体现了自然的美好与纯洁。
  • 丫髻仙童:代表着童真与快乐,反映了人们对无忧无虑生活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宵寒湘瑟”描绘了什么样的环境?

    • A. 温暖的日子
    • B. 寒冷的夜晚
    • C. 繁华的市集
  2. “倩谁听”中的“倩”字有何含义?

    • A. 请
    • B. 讨厌
    • C. 期待
  3. “骑鲸”的意象想表达什么?

    • A. 生活的烦恼
    • B. 自然的快乐与自由
    • C. 战争的残酷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夜泊牛渚怀古》:李白
  • 《月夜忆舍弟》:杜甫

诗词对比:

  • 《夜泊牛渚怀古》:同样描绘了夜晚的景象,但更强调历史的沉重感。
  • 《月夜忆舍弟》:在月夜下表达对亲人的思念,与《乌夜啼》的自然意象形成对比。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精选》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杨玉衔生平与作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