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李谪仙墓》
时间: 2025-02-04 16:57:18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拜李谪仙墓
作者: 吴龙翰 〔宋代〕
先生放旷士,浩气吞洪蒙。
蓬池与紫阁,轩盖绎相从。
经营紫河车,破费十载功。
金鼎驯乌兔,炎炎丹光红。
一击混沌破,落地寻无踪。
神仙有水解,戏剧惊愚蒙。
当年遗剑履,一锸秋云封。
我亦鑽玄学,此心良券同。
朅来荐泉菊,紫绮疑相逢。
俨如真面目,晓月印寒空。
白话文翻译:
这位先生胸怀广阔,豪气吞吐天地之间。
蓬莱仙境与紫阁相互辉映,车驾华丽而相随。
花费十年的心血来经营这紫色的河车。
金鼎中驯养的乌兔,烈日下红光耀眼。
一击就破了混沌,落地后寻觅无踪。
神仙借水解脱,戏剧般令人惊愚。
当年遗留的剑履,如同一锹封住秋云。
我也钻研玄学,心中理想与他相同。
不久前采摘的泉菊,紫色的绮丽似乎让我重逢。
仿佛如同真实的面目,明月映照在寒空。
注释:
字词注释:
- 放旷:胸怀宽广、豁达。
- 浩气:指气概,豪放的气魄。
- 蓬池:传说中仙人居住的地方,象征极乐世界。
- 紫阁:指仙境中的楼阁,寓意高远。
- 紫河车:传说中的神车,象征长生不老。
- 金鼎:古代炼丹用的鼎,象征长生不老的药物。
- 混沌:宇宙未开之时,象征混乱的状态。
- 神仙有水解:指神仙通过水来解脱,象征精神的超脱。
- 剑履:指剑和鞋,象征侠士的身份。
典故解析:
- 李谪仙:指李白,因其被贬而称作“谪仙”,他在中国文学中被视为饮酒作诗的象征。
- 蓬莱:神话传说中不老的仙境,常被用来象征长生和理想的生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吴龙翰,宋代诗人,其诗风清新脱俗,擅长描写自然景物及抒发个人情感。他的作品常表现出对自由精神的向往。
创作背景: 该诗是在拜谒李白的墓时所作,表现了诗人对李白的崇敬与向往,反映了他对道教思想的热爱以及对仙人境界的追求。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李白的墓地拜访,展现了诗人对李白的深切怀念和对其人格魅力的向往。开篇以“放旷”描绘李白的豪放气质,接下来的“浩气吞洪蒙”则体现出他的气概和精神。诗中借用“蓬池与紫阁”描绘了理想化的境界,表现出李白在诗人心中的崇高地位。
诗人提到“经营紫河车,破费十载功”,暗示李白在追求理想与自由的过程中所付出的努力,而后句“金鼎驯乌兔,炎炎丹光红”则暗示了追求长生不老的渴望,反映了道教文化的影响。
整首诗采用了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超凡脱俗生活的向往,同时也表现出对生命无常的感慨。最后两句通过“荐泉菊”和“晓月印寒空”的意象,营造出一种清冷而又宁静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内心的追求与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先生放旷士:李白被称为“先生”,其气度宽广如士人。
- 浩气吞洪蒙:他的豪情壮志吞吐天地,表现出一种不屈的精神。
- 蓬池与紫阁,轩盖绎相从:描绘出理想中的仙境,二者相辅相成。
- 经营紫河车,破费十载功:暗示李白追求理想生活的艰辛历程。
- 金鼎驯乌兔,炎炎丹光红:象征长生不老的追求,金色的光辉表现出一种热烈的追求。
- 一击混沌破,落地寻无踪:表现出李白冲破混沌的力量,但又显得无所踪迹。
- 神仙有水解,戏剧惊愚蒙:暗示神仙的智慧超越常人,令世人惊叹。
- 当年遗剑履,一锸秋云封:李白留下的遗物,象征着他曾经的辉煌与不灭的精神。
- 我亦鑽玄学,此心良券同:表达诗人追求知识与理想的志向。
- 朅来荐泉菊,紫绮疑相逢:描绘了诗人与李白精神的相遇。
- 俨如真面目,晓月印寒空:李白的真实面目如同明月般照耀在寒空中,寓意着永恒的追求。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李白的精神与“浩气”、“紫河车”等意象结合。
- 对仗:全诗多处使用对仗手法,如“蓬池与紫阁”。
- 意象:使用“金鼎”、“混沌”、“泉菊”等丰富的意象来传达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李白的敬仰与追慕,传达了诗人与李白之间精神的共鸣,表现了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对人生哲理的思索。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蓬池:象征理想与超脱。
- 紫阁:代表高远的追求。
- 金鼎:指长生与智慧的追求。
- 混沌:象征生命的无常与复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金鼎”象征什么?
- A. 财富
- B. 长生不老的药物
- C. 战斗的武器
-
“我亦鑽玄学,此心良券同”中的“玄学”指的是什么?
- A. 传统文化
- B. 道教思想
- C. 诗歌创作
-
诗中提到的“蓬池与紫阁”象征什么?
- A. 仙境
- B. 战场
- C. 城市
答案:
- B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将进酒》 - 李白
- 《夜泊牛渚怀古》 - 李白
- 《月下独酌》 - 李白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将进酒》相比,吴龙翰的《拜李谪仙墓》更注重对李白人格魅力的追忆与赞美,而《将进酒》则表现出对人生短暂的感叹与豪情。两者在主题上虽有不同,但都体现了李白对后世的影响和对自由精神的追求。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李白全集》
- 《宋诗选》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